【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表示,全球都市人口預計二○○八年八月十六日將首次超越鄉村人口,至二○三○年,城市將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逾半非洲人住在城市,數目超越歐洲總人口。
專家表示,這個預估日期還有討論的空間,然而整體趨勢已無法避免。聯合國人類住居規畫署署長泰貝尤卡表示:「我們活在一個前所未見而無以逆轉的快速都市化時代。人口成長最快的城市集中於開發中世界,而城市中人口成長最快的區域則是貧民窟。」目前全球總人口大約六十億,其中約十億人住在貧民窟。
一般認為,伴隨都市化而來的益處,包括更好的健康、教育程度與財富,不過都市窮人境遇的悲慘程度,不亞於鄉間窮人。許多為尋找就業機會而進入城市的人,如不順遂,往往淪落到社會最底層與危機四伏的貧民窟。而在比較富裕的地區,有些人雖可找到機會,但也因此要容忍居住空間狹小、生活費用較高、通勤時間長、犯罪率較高與污染比較嚴重等問題。
城鄉人口分布的變化將造就人口超過二千萬的「超級城市」,使人口一千多萬的「巨型城市」失色。目前只有東京符合超級城市的定義,但聯合國預估,到二○一五年,孟買、拉哥斯、達卡、聖保羅的人口都將超越東京。
都市化的趨勢可能無法避免,然而城鎮並不是恆久存在。巴比倫、特洛伊已消失;有些城市毀於戰火或天災;一些城市自廢墟中重建;一些新的不利因素持續出現,包括恐怖攻擊;人口不斷增加的貧民區有如不定時炸彈;如果海平面升高一公尺,布宜諾斯艾利斯、洛杉磯、開羅、東京、拉哥斯都會受到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