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各國的研究顯示,看電視時,心智活動會減少,將提高罹患老人失智症的風險,且每多看一小時電視,罹患老人失智症的風險高出一點三倍,而中年罹患憂鬱症的病患,未來罹患老人失智症的風險也相對提高。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在昨天失智症研討會發表失智症最新研究發展與預防策略時,指出可透過身體活動、腦部活動、從事各項活動、以及宗教信仰,減低罹患老人失智症的風險。
徐文俊表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增加五歲,罹病機會就增加一倍,女性罹患的機率也高出男性,容易出現E4腦蛋白的變異,罹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三倍。
但是吃齋念佛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老人失智症,因為長期吃素者,青菜水果吃得多,攝取了足夠的抗氧化物質,使得腦部氧化的速度較慢,罹患的機會相對減低。
此外,參與宗教活動、散步、慢跑、爬山、園藝、打牌等,都可以增進心智活動的機會。
另外,衛生署委託台大神經內科進行全國性安養護機構中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的調查,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達1表示,在一般社區中,老人失智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安養機構中的老人失智達到百分之四十二,護理機構更高達百分之六十四。
陳達夫說,安養機構失智症盛行率如此高,是因為照顧人員不了解老人失智症,也不清楚老人失智症的照顧方法,僅把病患當作臥床者處理。
老人失智協會指出,二十一世紀將成為失智症盛行的世紀,而預估在三十年後,也就是現在的青壯年老去之後,將有三十萬的失智老人,將相當於一個縣市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