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故鄉

林孟潔 |2014.01.10
1600觀看次
字級

 如今想起來,連那些顏色鮮艷令人垂涎欲滴的熱帶水果,那些油煙大火快炒煮炸的氣味,都變成一種關於黃昏的鄉愁。

 我坐在正在小火燉煮的肉燥旁讀著小說,耐心等待家裡寄來的菜脯和辣椒、中國城裡買回來的絞肉被醬油徹底浸透入味,用著之前的台灣留學生留下來的鍋子沒有鍋蓋,只好克難的拿砧板充當。離開台灣之前我不諳煮菜,高中以前住家裡,母親每日料理三餐,我在廚房總被她嫌礙事,頂多吃完晚飯洗洗碗。縱然大學之後住學校宿舍,也因為覓食太過方便而從未下廚。

 今年到異地交換學生,在這裡人們往往吃冷食諸如冰的三明治、沙拉、麵包就可以打發一餐,遂開始強烈地想念過去從小到大每天黃昏放學回家,那種廚房裡正熱烈地炒炸著什麼的氣味,還有吸油煙機的聲音。過去我總是抱怨母親煎魚時的油煙味會穿過陽台到正在寫功課的我的房間,但卻又很矛盾地愛吃鹽煎白鯧魚。我總習慣功課寫完就會有三菜一湯準備開飯,一邊看電視一邊閒聊,飯後還有甜點和水果,如今想起來,連那些顏色鮮艷令人垂涎欲滴的熱帶水果,那些油煙大火快炒煮炸的氣味,都變成一種關於黃昏的鄉愁。想到與家人對坐吃著飯後水果的場景,才驚覺從夏天的西瓜芒果到冬天的橘子草莓,又一天,又一季,又一年。於是我慢慢長大,先是離開故鄉,而後離開島嶼,一次又一次,到了更遠的地方。

 如今來到了一個極度不擅長料理、只會把整條魚(和所有其他不知要如何處理的食材)丟進鍋裡炸的國家讀書。在吃了一個月的馬鈴薯之後,我決定我要重製那些記憶裡熟悉的場景,踏入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中國城終於講起了久違的中文,一點一點拼湊、尋找那些黃昏裡我用嗅覺記得的氣味,蔥薑蒜醬油辣椒,米意麵冬粉麵線,我沒有打電話回家問母親如何料理亦沒有看食譜,我想要用從小和她一起逛菜市場的經驗,在異鄉,複製故鄉。最終向香港燒臘店買了足以吃上一周的半隻油雞、扛了幾公斤的台灣米、菠菜豆芽菜和豬絞肉,為了省車錢而走了近一個鐘頭返回宿舍。在終於在一個稍稍得空的周末,完成連母親看了照片都感到驚艷的幾道料理。

 小時候陪母親逛菜市場純粹只是愛湊熱鬧,我從來沒有想過有那麼一天,那些關於視覺、嗅覺、味覺的記憶會用這麼具體的方式出現在生活裡。幾乎不需要人教,無須按圖索驥甚至無須食譜,我繼承了母親的技藝,自然而然地學會燒菜做飯。那些熟悉的黃昏的味道出現在陌生的異鄉,彷彿母親就在隔壁的廚房裡而我正寫完功課準備吃晚餐一般。只不過因為時差的關係,此刻母親大概正在深夜裡熟睡著吧。

 從前我一直以為鄉愁應該會以比較詩意的方式呈現,例如一封遙寄思念的情書或一段令人動容的旋律,但直到現在我才終於明白,原來在過去貌似最瑣碎而不起眼的日常生活,才是在這隻身身處異鄉的時光裡顯得最為珍貴的回憶。我把關於過去的生活的真實帶來了遙遠的他方,總是在黃昏,黃昏的味道,黃昏的故鄉,像文夏的歌聲一樣,孤單若來到異鄉不時也會念家鄉,今日又是會聽見著親像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