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來台後,也會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圖為來自廣西南明的政大公共行政系陸生廖秀娟(左一),新年時參加市府一○一前跨年活動,擔任義工號召民眾一起撿垃圾。 圖/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開放陸生來台已經第三年,註冊率仍不到五成,總統馬英九指示要通盤檢討「三限六不」政策,尤其外界常質疑陸生沒繳稅,憑什麼享有健保,他自己在美國留學期間從未繳稅,卻可大方享用美國的保險照顧與公共設施;他強調,現在全球大學都在爭取優良學生,台灣若畫地自限,只會在爭取優秀生競爭中敗陣。
一○三年度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昨天在崑山科技大學登場,總統馬英九特別南下出席、與各大學校長進行座談。馬英九表示,面對全球教育浪潮,如何推動台灣高教邁向國際化是重要趨勢;他記得自己剛上任時,國內各大學國際學生總數還不到三萬人,但近幾年已增加至七萬人;加上開放陸生來台,也讓在台灣的陸生人數成長至兩萬人以上。他強調現在全球各大學都在積極爭取優秀學生,台灣絕不能畫地自限,才能避免在這場搶學生大戰中敗下陣來。
對於陸生問題,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發言,從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到現在,並無出現國安問題或影響台灣學生權益,為擴大開放陸生來台人數,他建議應全面檢討「三限六不」政策、放寬限校、限量管制。
對此,馬英九回應會通盤檢討「三限六不」政策,但須循序漸進討論、審慎規畫;他認為藉由陸生來台有助讓兩岸學子提早交流,達到良性競爭與合作。在招生方面,不只台灣可以到大陸舉辦大學博覽會協助招生,大陸同樣也可來台辦大學博覽會,他強調國內各大學不需擔心會流失學生,因為有競爭才有進步。
另外,對於陸生是否納入台灣健保機制的爭議,馬英九表示陸生目前使用的商業保險沒有健保範疇來得廣,而且大陸也將開始給台生保險,他認為台灣也該考慮把陸生納進健保機制,才符合正義原則。
除透過招收陸生來擴增生源外,大學學雜費如何調整亦備受校長關注。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表示,政府當局不該讓學雜費問題每年都被拿出來吵一次,他建議乾脆召開教育國是會議,邀集大家共同討論究竟大學學雜費調整機制是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把各方意見講清楚、說明白。
樹德科技大學校長朱元祥表示,若學雜費一直被凍漲,私校將面臨財務困境,他期盼能讓學雜費調整回歸大學自主、自由市場機制來決定,避免只由立法院審議說了算。
對此,馬英九表示,學雜費問題不見得只能由立法院來審議,希望未來能提出一套妥適的學雜費調整方式,讓學雜費機制可以因應高等教育長遠發展,並邁向市場化、透明化、制度化。
小辭典 三限六不
陸生來台就學有「三限六不」原則,「三限」是:限制採認的高等學校、限制來台陸生總量、限制醫事領域學歷的採認。「六不」為: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台灣學生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或兼職、不可續留台灣就業、不得報考公職人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