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去停車,停車場的自動收費器壞了!只好由人工操作。過了幾個小時,我去取車,出了匝口,他依時,收了費。他似忘給發票,我停車不行,說:「請給我發票。」起初,他推說:「剛好用完了!」我說:「沒這回事,一定得給」。那人看我如此堅定,也就給了我,卻又嘟嚷著嘴說:「人家很多都說不用了」。我說:「這不行,我要了解一下,你這停車場的管理情況」。那人很是緊張,連忙道歉!甚至說:「那今天我就不收你費好了!」我說:「這更是不行,我要的是『公義』,不是『私恩』。」出了車場,同行的學生說:「老師,這就是你所說在當今社會行功德嗎!」我頷首稱是。
記得以前講習《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常與學生說:功德!功德!是「行功以立德」,不是「立德以邀功」。功德!功德!實無功德,以其無功德,是以有功德也!有布施之功,是以有無得之德。正因為「無得」,所以迷執破解,歸於真空。歸於真空,成其妙有也。行功立德講的是「不計較」,但不計較不就是不分明!不計較,但卻要「清清楚楚,分分明明」!正因為清楚分明了,就能事事擺定落下,就能不計較,不偏私!這樣才是方便,而且是真方便!
上述例子,若只說不與那人計較,卻又不清楚明白。那人就糊哩糊塗地以為不必開發票,難保說那錢不沒入私人口袋。再說,那人可能以為這就是他可以上下其手的,貪欲愈來愈多,那人豈能不出亂子!我之不計較,卻不分明,而讓他長出了貪欲來,這種危害,豈不可懼!
看來,若不分明,只說個「不計較」,像這樣的「私恩」、「小義」,恐怕難以成德,卻反而是「失德」,「失公」。這毫無「公義」的行為那有「功德」可言!這根本是「造業」。你因一時的「不計較」,卻又不分明,你竟自以為行了功德,卻反造了讓人滋生貪欲之業;這惡業滋長,社會正義不彰,人的存在也就愈益乖離了本來面目。想想!這事雖小,其實重大!原可上昇天堂,如此一行,反落地獄,寧不可懼!寧不可哀!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社會之「大」成於個人之「小」,有些小行、小事,分明清楚,自可放下。放下而有成長,有「善」的成長,社會之善的成長。這成長看似涓滴,但涓涓細流,匯之成河,河可通江,江可通海!如此大海汪洋,自然澄平!
作功德!做功德!就這樣一點點小事,就足以行功立德,須知:社會正義就這麼來的!社會正義起於清楚明白,起於「明辨、篤行」。功德雖小,意義卻重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