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管是誰都曾犯過錯,但犯錯以後,我們是否曾想:我錯在哪兒?為什麼會犯錯?下次碰到這樣的情形時,該怎麼辦?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後,就能勇敢面對錯誤,不把錯誤當藉口。而能虛心檢討自己的人,相信將來會是佼佼者。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由於害怕被發現,於是編了一個謊言,雖然暫時騙過家人,但自從說謊那天開始,我經常惴惴不安,後來良心發現,便向爸爸坦承認錯,因為我不誠實,被爸爸重重責罵,從那一次以後,我就再也不說謊了。
五年級時的某一天下午,老師叫全班跑操場兩圈,同學的速度有快有慢,我只跑了一圈就去休息,結果老師不知從哪來的眼線得知後,叫我去跑四圈,累得我要命,真是得不償失啊!
我發現說謊好比是加法,將我們應受的懲罰加上很多;坦承錯誤就好像減法,處罰可以減輕很多,雖然不可能歸零,但是能將被處罰的程度大幅降低。
如今,我做事前都會想:這樣做對嗎?後果將會如何?也因此學會了「三思而行」,犯錯的機率大幅降低,師長的讚美漸多,被責罵的機會也變少了,真是有過能改,善莫大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