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養貓狗,大概就是餵剩菜剩飯,要洗澡,就用一般肥皂;上廁所,那就開門放出去解決;想玩,自己去外面吧,記得回來就好。攝影/吳毅平
這不是箱民,那什麼才是箱民?
以前的人養貓狗,大概就是餵剩菜剩飯,要洗澡,就用一般肥皂;上廁所,那就開門放出去解決;想玩,自己去外面吧,記得回來就好。
現在可不一樣了,任何東西都有寵物專用的,吃喝拉撒睡各種物品比人用的還貴,走進寵物用品店,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光是貓罐頭或貓砂就至少有二十種選擇。
但不是每個養貓的人都捨得花這麼多錢。像我這種的,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窮得只剩下貓,除了貓食無法自己煮,貓砂無法自己去挖土之外,其他東西我就順手使用身邊的東西代替了。例如貓砂盆,其實不一定要買專用的,用收納衣服的那種置物箱即可,而且還比較深,貓砂比較不會灑出來。而貓砂剷子,可以用煮麵的篩子,柄很長,可以站著挖。當然用過之後就不可以再拿去煮麵了。
至於貓屋那就更好解決了,花大錢買的,他們不一定喜歡,家裡的紙箱是他們最愛,而且愈擠愈好,把身體塞得滿滿的,又溫暖又有安全感,而且瓦楞紙還可以兼做貓抓板,抓爛了直接資源回收,完全不製造垃圾,真正符合現代環保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