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歌手夜鷹 文/茈微&林青峰 |2013.12.28 語音朗讀 32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夜鷹有張大嘴巴,嘴邊的剛毛就像捕蟲網一樣,協助攔截飛蛾、金龜子等飛蟲。 圖/林青峰 夜鷹媽媽直接在地上產下二枚卵,寬廣的石灘地要發現約三公分長的卵,猶如大海撈針。 圖/林青峰 褐色的夜鷹幼雛像是小毛球,出生不久就能走、會跑,可以躲避威脅。 圖/林青峰 稀疏的雜草和石礫,是夜鷹理想的隱身環境,仔細瞧瞧,牠在圖中哪一處呢? 圖/林青峰 廳堂前的家燕開始育雛,田邊的電箱裡暗藏棕背伯勞的小窩,西瓜藤下也蓋著一窩環頸雉的蛋,鄉間充滿一股忙碌、熱鬧且生生不息的氣氛。黃昏後,許多鳥兒歸巢,麻雀躲在房間的窗櫺睡覺,可別以為夜晚的大地會沉靜下來,因為夜鷹演唱會就要登場了! 「追咿追咿」夜鷹求偶的~~鳴聲響起,可惜夜色昏暗,始終無緣一睹夜鷹真面目。冬末到夏末,每每在窗邊聽到這個叫聲,就好像老朋友在打招呼一般。在繁殖期初期,牠們呼叫的頻率比較高,有些人覺得很吵,但對我來說,夜鷹不鳴叫的日子反而寂寞。 有回和友人驅車經過郊區,馬路上停棲了幾隻夜鷹,暗褐色的羽毛,交雜著黑色、淺褐色的花紋,腿兒短短,隱身在路邊的石塊、雜草中,保護色一流;當牠們在河床礫石灘、短草叢生的荒地上休息及繁殖時,還真得費一番工夫細細尋覓啊! 夜鷹繁殖時並不築巢,會直接在地上產卵,碰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會用腳把地整平再產卵。卵孵化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一個個猶如褐色小毛球的夜鷹幼雛開始學步,並且小跑步起來,屬於半早熟型的鳥,只是此一階段還需要親鳥餵食。 曾在鄉下老家和親人們一起聽著夜鷹鳴叫,伯父稀鬆平常地說:「這是夜鷹,會邊飛邊吃蟲。」有點意外長輩認識夜鷹,而且知道俗稱「蚊母鳥」的夜鷹,喜歡捕食昆蟲。當然更高興的是,相較於覺得夜鷹鳴聲分貝太高的都市居民,伯父他們對夜鷹的叫聲不以為擾,沒什麼怨言。交換立場想想,跟白晝人們製造的種種喧囂比起來,動物也很忍耐人類了啊! 前一篇文章 狗的友好國度--加拿大營造友善城市 下一篇文章 貓人貓語--喵的環保生活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