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歌手夜鷹

文/茈微&林青峰 |2013.12.28
3230觀看次
字級
 夜鷹有張大嘴巴,嘴邊的剛毛就像捕蟲網一樣,協助攔截飛蛾、金龜子等飛蟲。 圖/林青峰
 夜鷹媽媽直接在地上產下二枚卵,寬廣的石灘地要發現約三公分長的卵,猶如大海撈針。 圖/林青峰
 褐色的夜鷹幼雛像是小毛球,出生不久就能走、會跑,可以躲避威脅。 圖/林青峰
 稀疏的雜草和石礫,是夜鷹理想的隱身環境,仔細瞧瞧,牠在圖中哪一處呢? 圖/林青峰

 廳堂前的家燕開始育雛,田邊的電箱裡暗藏棕背伯勞的小窩,西瓜藤下也蓋著一窩環頸雉的蛋,鄉間充滿一股忙碌、熱鬧且生生不息的氣氛。黃昏後,許多鳥兒歸巢,麻雀躲在房間的窗櫺睡覺,可別以為夜晚的大地會沉靜下來,因為夜鷹演唱會就要登場了!

   「追咿追咿」夜鷹求偶的~~鳴聲響起,可惜夜色昏暗,始終無緣一睹夜鷹真面目。冬末到夏末,每每在窗邊聽到這個叫聲,就好像老朋友在打招呼一般。在繁殖期初期,牠們呼叫的頻率比較高,有些人覺得很吵,但對我來說,夜鷹不鳴叫的日子反而寂寞。

 有回和友人驅車經過郊區,馬路上停棲了幾隻夜鷹,暗褐色的羽毛,交雜著黑色、淺褐色的花紋,腿兒短短,隱身在路邊的石塊、雜草中,保護色一流;當牠們在河床礫石灘、短草叢生的荒地上休息及繁殖時,還真得費一番工夫細細尋覓啊!

 夜鷹繁殖時並不築巢,會直接在地上產卵,碰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會用腳把地整平再產卵。卵孵化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一個個猶如褐色小毛球的夜鷹幼雛開始學步,並且小跑步起來,屬於半早熟型的鳥,只是此一階段還需要親鳥餵食。

 曾在鄉下老家和親人們一起聽著夜鷹鳴叫,伯父稀鬆平常地說:「這是夜鷹,會邊飛邊吃蟲。」有點意外長輩認識夜鷹,而且知道俗稱「蚊母鳥」的夜鷹,喜歡捕食昆蟲。當然更高興的是,相較於覺得夜鷹鳴聲分貝太高的都市居民,伯父他們對夜鷹的叫聲不以為擾,沒什麼怨言。交換立場想想,跟白晝人們製造的種種喧囂比起來,動物也很忍耐人類了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