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團隊發現最年輕原始行星盤

 |2013.12.27
146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國立清華大學昨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宣布該校天文學家發現了最年輕的原始行星盤,並預測將有新行星的形成。

 清大天文研究所副教授賴詩萍說,由她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太空研究所博士生穆美蓉(N a d i a m u r i l l o)所領導的跨國團隊,利用全世界最大的次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年輕「原始行星盤」,而且它的年齡比大多數的理論預測還年輕,也打破天文學界此前認為「克卜勒盤」無法在恒星早期階段形成的理論。

 這一研究成果已於十二月中旬發表在世界權威的《天文及天文物理學報》上,並獲選為當期學報重點文章。

 賴詩萍說明,「原始行星盤」是圍繞在新形成的年輕「原始恒星」周圍的濃密氣體,也是行星形成的場所。太陽系內的所有物質都遵守著「克卜勒定律」,若是圍繞在原始恒星周圍的盤狀物內的物質也遵守克卜勒定律,其被稱之為「克卜勒盤」。

 天文學界相信克卜勒盤內的物質運行在穩定軌道上,最終會有行星生成。

 賴詩萍說,該團隊觀測到一原始恒星系統內的主星V L A1623A處於恒星形成相當早期的階段,並被一個盤狀結構包圍。通過分析其氣體運動,他們確認這個盤狀結構為「克卜勒盤」,其大小約為海王星軌道半徑的五倍,即大約地球繞太陽軌道半徑的一百五十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