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天氣轉涼,輪狀病毒進入流行高峰,輪狀病毒是造成腸胃炎的主因,寶寶四個月起就容易感染輪狀病毒,目前已經有兩種疫苗上市,不過需要自費,且價格不低。
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三月是輪狀病毒高峰期,寶寶六個月到二歲最易受到輪狀病毒感染,感染主要症狀包括腹瀉、嘔吐、發燒、腹痛等,嚴重情況可能導致脫水、休克、抽搐等,照護不佳甚至可能致死。
黃立民表示,輪狀病毒是引起腸胃炎的主因,小兒腸胃炎中約有三成是輪狀病毒引起,不過目前已有兩種輪狀病毒口服疫苗上市,兩種疫苗的效果差不多,根據觀察,服用疫苗之後小兒感染輪狀病毒的住院率;就算感染,也可因疫苗而減輕七成症狀。
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有二百多種組合,四十二種可傳染人類,台灣感染病毒以G1、G2、G3、G4、G9為主,兩種疫苗對於這些病毒株都能預防。
不過兩廠牌疫苗口服時程不盡相同,一種為口服二劑,第一劑建議在小寶寶兩個月大時接種,第二劑約四個月大接種,需在寶寶六個月大前完成;另一種三劑輪狀病毒疫苗,分三次接種,分別在二、四、六月接種;兩種疫苗價格自費約在五、六千左右。
輪狀病毒感染,相關症狀約維持三到九天,抵抗力差的小孩,腹瀉甚至長達三周
;輪狀病毒感染的途徑主要是糞口感染,偶爾也會以飛沫途徑傳染;醫師提醒家長,小孩感染輪狀病毒,最怕脫水需不斷補充電解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