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驚爆公廁洗手乳含菌超標,包含機場、捷運、百貨、高鐵都淪陷,其中台鐵台中車站女廁洗手乳,生菌數竟超標三萬多倍。
環保署研判,容器沒使用完就直接回填補充,導致細菌不斷孳生,對國民健康和國際觀光形象都造成傷害。
除了用密封的補充包替換,避免接觸容器和空氣。
長遠來看,可更改成容器架子分離的設計,每次將舊容器拿走,完全清潔後再填充,應可大幅減少生菌。
瓶子可不斷清潔再使用,相當環保,打掃員工每次只要收走舊的,放上新裝好的洗手乳瓶即可,輕鬆、快速又衛生,好處多更先進。
之前媒體報導,北京首都機場洗手乳生菌數超標六百倍,根本是用「髒東西」在洗手。
如今看來,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樣顏面盡失。
推廣公衛,鼓勵多洗手,提供乾淨的洗手乳,馬虎不得。
蕭嘉弘(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