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由於升學占優勢、出路又好,高中女校選讀自然組愈來愈多。台北市中山女中今年高二自然組班級數,首度超過社會組。
中山女中楊世瑞校長分析,多元入學制讓自然組學生「進可攻,退可守」,是更多人念自然組的原因。
但基於投機心理讀自然組,很可能讀不來、反而痛苦,中山女中到升高三,就約有一班的自然組學生陸續轉到社會組。
既然學校存在諸多「不切實際」狀況,該校的輔導室與教務處、導師們就應該依學生的能力與志願,來協助選組問題,這種盲目的挑戰自然組,又是何其錯誤的示範與浪費青春。
如果學校老師都以「功利」為前提,而有學生拿念自然組為增加自己在學測上的「高分」做考慮與選擇,基本上這是課程與考試的設計錯誤。
學校如果安排最棒的老師到自然組任教,相對的社會組的學生的數學就成了弱勢族群。
所以高中的分組其實就是大問題,把學測與指考合而為一,高中不要分組,或許類似這種為升學而勉強選自然組的現象會不存在。
凌雲(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