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下我心中的預景,因為旋轉而私自加上芭蕾紗裙,但這不是真的;小兒也參與畫了其中一隻小鴨!圖/花生娘
對這隻黃鴨原本無感,既沒有遠下高雄追鴨,即使近在新屋鄉,也提不起興致,直到它洩氣破腹,壯烈犧牲,成為新屋大鴨扁,在社群網站出現鴨的靈堂後,我再也撐不住旁觀的冷眼,熱烈感受鴨的逼人光能。
而它為了取悅大眾,竟然鞠躬盡瘁,還好它有千千萬萬的分身。一九九二年,載滿塑膠玩具的貨輪從中國出發前往美國,途中遇暴風雨,貨輪翻覆,船上的黃色小鴨因此展開奇幻的漂浪之旅,歷經十五年,陸續隨著洋流漂到美東和英國各地;黃色大鴨創始人霍夫曼以此為靈感,想要傳達小鴨堅忍的韌性,期望能撫慰人心。果然,這隻萊姆色的大黃鴨,綻放溫暖的光芒,擄獲人心,大家攜老扶幼前來,彷彿是《格列佛遊記》的場景再現,不同的是巨人改成巨鴨,小人國的人們改以寫真獵取,上傳社群網站以傳播訊息。
接著,巨鴨將挾其強大的能量,以旋轉之姿轉進基隆港,一樁基隆開港百年以來的盛事,將是為時最久的港邊小鴨派對吧!
小小的基隆市,是我的出生之地,濃濃的基隆港,卻是一方墨汁稠膩的硯,無論下多久的雨水,也稀釋不去深不可測的黑暗愁苦。
曾經是這樣的基隆港,父親年少時,和一群賣豆腐的少年,頑皮地將那日剩餘的豆乾,一起倒入基隆港餵魚。
也曾經是在二二八事件紛亂之際,有人在虎仔山上,看到無辜被擄者遭機關槍掃射,一一落入基隆港。
曾經是台灣的重要門戶,一九八○年代,躍升為世界的第七大貨櫃港,如今,像是台灣後院一方池水的基隆港。
也是兒時印象中,浸泡著滿滿大木材的海港,即使好奇,也被大人緊緊握著小手,匆匆走過,是個無處憑欄的危險基隆港。
也是往返基隆、台北之間,上學、上班通勤時,客運車停靠的基隆港邊,下車時第一眼的基隆港,撲面迎來淒風苦雨的基隆港,送上回家的第一口山海氣味的基隆港。
誰想得到再過幾日,即將要有一隻黃澄澄的鴨在此戲水沐浴,這是多麼難以想像的奇異景象。這裡將萬頭鑽動,個個面帶笑意,觀賞漂在港上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超萌「芭蕾鴨」,一場盛大的「雞同鴨講」的相遇,雞〈基隆〉同鴨〈黃鴨〉講說:「謝謝妳遠從海上來,妳帶來的暖風將讓我展開療癒之旅。」歲末年終,一年之初,前來與心中那隻黃光暖暖的療癒之鴨相遇吧!
(本專欄隔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