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全台情緒障礙生近三年每年倍數成長,老師及專家懷疑,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風行有關;新北市府擬委請專家進行調查,希望找出確切原因對症下藥。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統計顯示,二○一○年至二○一三年十月,全國情障學童從四千五百六十人增至五千三百一十人,平均一年增加近三百人;自閉兒從七千九百四十九人增至一萬零一百三十六人,平均每年增加逾七百人。
漳和國中附設幼兒園主任李麗娟說,過去情障生以遺傳為主,近年發現「後天情障生」增加,經了解幾乎所有後天情障生都有長時間滑手機的習慣,家長通常送他們智慧型手機當「玩具」。
今年入園的一名男童被老師發現注意力不集中、有人際關係障礙。深入調查後發現,小孩從下午四點放學後,每天玩i P a d直到上床;中山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陶應家也指校內有相同狀況,懷疑3C產品是造成情障原因之一。
「看到教育部數據及教育界反映,我一點都不意外。」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專攻兒童發展醫學的王宏哲說,他的兒童情緒障礙門診近年求診量爆增,一天至少近百名兒童,九成以上長時間用手機、平板電腦。
王宏哲說,曾有名媽媽帶著兒子求診,小孩從踏進診間到離開,眼睛從未離開手中平板電腦,當他靠近,男童竟狂吼、用力拔頭髮,近二十分鐘後才稍稍紓緩。
媽媽說,兒子一歲開始接觸平板電腦,不給玩就哭鬧,每天沉溺其中,除了她無人能靠近,一歲多時還會喊爸爸、媽媽,求診時卻「連一個字都不會說」。
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育如也發現,近三年因情障求診的學童愈來愈多,多數因聲光刺激過多,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自閉症狀。林育如表示,過去電視蓬勃發展時,也出現過類似狀況,平板的聲光效果更強,推論情障兒增加與智慧型手機蓬勃發展應有正相關。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冠旭說,許多網路成癮的兒童和青少年,「家長自己也在瘋電玩」。
新北市府表示,情障生快速增加,是否和頻繁使用3C產品有關?國內並無相關研究,將委請學者進行調查,希望找出確切原因。
高雄義大醫院精神科醫師張軒瑋則建議,父母應先了解孩子真正需求,適時給孩子稱讚肯定,讓孩子慢慢離開網路世界。專家呼籲,家長不要讓兒童過早接觸3C產品,若要接觸,每天不要超過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