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就好比人類,也擁有DNA,而企業經營環境中的逆流就像SARS或流行病,體質不好的企業,在物競天擇下會被自然淘汰。事實上,企業的淘汰比物種的競爭更激烈,新創的企業,五年的平均存活率是百分之二十,能夠存活三十年的企業很少。所以企業經營絕不能靠運氣,長久而言,景氣的循環、技術的變遷、競爭者的進入等,在在考驗著企業存活的本錢。企業的DNA就是物競天擇的環境下,決定企業能否長存的關鍵。
何謂企業DNA?就是企業的文化和慣例(Routines)。企業創業時,定是從一群創業夥伴開始,這批創業團隊自然形成某種牢固不破的價值觀,例如創新、不拘小節、熱情,或節省、勤勞、樸實,在雇用人員時,也以這些價值觀評斷員工良窳,久而久之,只有認同這種價值觀的員工會留下。
繼而,公司必須發展出一套做事方法,例如新產品開發程序、顧客服務作業程序、策略形成程序……這一套套程序就將公司的資源轉換成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接受市場的考驗。能應付考驗的公司,將成功的經驗加以精煉,又形成新的文化和慣例。
因此,管理學派有一派理論認為,公司的成就大小其實取決於開始的創業團隊組合。趨勢科技的成功正好驗證此一理論。
人才表現 取決合作
和生物一樣,組織也有成長的壓力和動機。當創業團隊在市場上獲得初步成功,公司開始擴張,和生物以DNA複製自己一樣,也將原來的一套文化和慣例加以複製;公司成長愈快,複製速度愈快,愈保留了原來的文化和慣例。趨勢科技就是憑藉著優越的公司文化到全球複製成功,並不斷反省修正的最佳例證。因為當外界環境開始改變時,公司的文化和慣例也要改變,若無法了解到策略轉折點的到來,仍堅持過去的DNA,無法突變,終至難以生存而被淘汰。
那麼,誰來負責塑造公司文化?趨勢科技領先設立了文化長。其實文化長就像軍隊中的政戰官一樣,負責員工士氣和思想的工作,但公司不是政黨,沒有思想正確與否,看起來似乎不需要政戰官;可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公司政戰官確實是必要的。
如趨勢科技這樣以知識為主的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的表現決定了公司的成敗,而人才表現通常取決於團隊合作,個人績效很難衡量,貢獻可大可小,例如創意十足的銷售員,腦中有十個新產品主意,可以一股腦兒全告訴公司,也可以一年只說一個。管理上的難題是,如何讓人才心甘情願地貢獻腦力,這時「政戰官」就可以派上用場。
要知識員工不計利害地竭盡所能,首先要讓員工認同公司的文化和策略。公司文化代表著公司的價值觀和員工應有的行為模式,造成「內在」的獎勵(Intrinsicreward),而能自動自發做出公司期待的行為。為了讓員工認同公司文化,一定要透過大量的溝通,利用儀式、英雄人物、傳奇故事(Legend),將公司文化深植人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