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到叔叔家,看見一幅刺繡裱畫,畫中的女孩子有古典含蓄之美,我在畫前駐足良久。畫裡的美女穿著紅色的長袍,有著櫻桃小口和扉頰鳳眼。旁邊有棵樹,葉子蒼翠繁茂,綴滿紅色的小花,那美人手裡握著一束花,略帶嬌羞,好像心有所思。
看著這幅畫,我想起一首詩中的兩句:「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古時候因幅員廣闊,通訊不易,許多人一別千里,會面就遙遙無期,所以他們非常珍惜相聚的時光;分開時,也會異常想念。雖然花會謝,情感卻愈加真摯。
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天涯若比鄰,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藉由網路看到彼此的身影,和古人默默思念的感覺大相逕庭。這是現代人的幸福,但若要說起兩情相悅的美麗情懷,面對月亮訴說心曲時,那分「千里共嬋娟」的摰情,更是迴腸蕩氣,因為含情脈脈的眼神最是令人心醉。
這幅畫會這麼引起我的注意,可能是常閱讀古典文學的我,較一般同年齡的小孩對情感的表達有著更深的敏銳度吧!確實,像這樣殷殷思切的情景,我想,大概只有在令人縈繞心頭的古畫中才找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