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潭自然生態園區景色(油畫)。圖/黃逸稜
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位於嘉義縣竹崎鄉與梅山鄉之間,鄰近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由於阿里山公園及奮起湖人氣超高,大家反而忽略這個世外桃源。
圓潭自然生態園區雖然只有五公頃,但是園區內的生態環境卻相當豐富。園內有三座瀑布,分別是圓潭瀑布、心湖瀑布和向山瀑布,在修竹綠林、青苔奇石的圍繞下,水聲淙淙、溪水潺潺,各有獨特的美感。此外,若仔細觀察,這裡的石塊富含海底生物化石群,可以印證台灣地層是由海底隆起的。
園區最特殊的地形是「壺穴」。早期舊河川時代,河床底部的巨石受到河流的衝擊,當夾帶小石頭的急流衝到巨石上,產生鑽入或漩渦狀的侵蝕,巨石上的凹槽就慢慢形成;此時,較小的石塊又持續在凹槽內反覆滾動,凹槽就愈磨愈大,到後來就形成了壺穴。如今,壺穴凹陷的坑洞遇雨形成水窪,繼而形成小池塘,喜歡小池塘環境的水蛙就會聚集於此,莫氏樹蛙就是壺穴的常客。
由於海拔近一千公尺,園內又有巨木及濃密的竹林,水氣充足,因此有許多喜歡在潮濕環境生長的植物,例如金狗毛蕨、蹄蓋蕨、姑婆芋等,據遊客中心資料指出,這裡還有一種會在夜間發光的螢光蕈呢!
圓潭生態園區之所以稱為生態園,除了地理景觀、植物生態之外,其豐富的動物生態也有看頭。每年四月至六月是螢火蟲最多的時期,公園內的螢火蟲多達二十五種,如果來對時間,身旁飛舞的螢火蟲
群,會讓你誤認為置身於漂浮的燈海之中呢!圓潭自然生態園區規畫完善,使用自然工法整建的木棧道或石板路全程往返不到二公里,平緩好走,沿途有很多觀景平台和休息椅,是全家大小出遊的最佳健康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