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牛奶食用安全爭議,讓許多民眾減少飲用乳製品。牛奶是普遍認知的優質鈣來源,是鞏固骨骼及牙齒的重要飲品,也是青少年長高、老年人預防骨質疏鬆的基礎營養。
但根據研究,牛奶並非是鈣質的唯一來源,深綠色蔬菜(芥蘭菜、莧菜)、十字花科類蔬菜(花椰菜、甘藍)、堅果(黑芝麻)和豆類都含有豐富鈣質,即使全素者,也不需要擔心可能鈣質缺乏。
為了存骨本,除採行高鈣飲食,還需搭配適度日曬及運動,促進體內維生素D活化,以利加強鈣質再吸收及利用。除了維生素D,還需加強攝取維生素K來源豐富的食物。研究顯示,維生素K是成骨作用中的重要關鍵鑰匙,可活化骨鈣蛋白及骨鈣素,指揮鈣質進入骨骼中礦化儲存,預防鈣質錯位性沉積,造成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健康問題。
台灣衛福部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九十至一百二十微克的維生素K。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協會補充建議,鈣質一旦進入人體,還需要維生素D和維生素K,才可讓鈣質轉換成骨質。維生素K又可分作維生素1、2及3,以維生素1、2較具營養KKKKK價值,而其中又以維生素2半衰期較長,K身體利用率較高。
食物中的維生素2,以納豆含量最高,其次為起士、優格等乳製品,若不習慣食用這類食品,也可透過營養保健食品補充維生素2獲得。K
綜合上述,若想維持好骨質,提示整理以下六招「好骨氣」辦法:
第一招:採行高鈣飲食。藉由不同來源高鈣食物均衡補充,不僅可補充鈣質,同時攝取鎂、鐵等微量礦物質及維生素,這皆是建立好骨質之必需營養素。
第二招:適度曬太陽,活化維生素D。第三招:強化維生素K的攝取補充。有助於指揮鈣質進入骨骼中礦化儲存,同時預防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健康問題。
第四招:補充益生菌。腸道益生菌可促進維生素K的合成,並分泌乳酸,幫助鈣質吸收,有助於好骨質的建立。
第五招:適度負重運動效果好。進行負重運動的同時可促使身體鈣質轉換,有效的負重運動,如:健走、慢跑、跳繩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六招:減少食用抑制鈣質吸收的食物。高草酸、高磷酸、咖啡因的食物,皆會影響鈣質吸收,如:咖啡、可樂等,均應酌量適度飲用。
(作者為台灣樂活健康養生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