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昨天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升空(見圖/新華社),預定本月中旬登陸月球。大陸各主要媒體都透過電視畫面或文字實況播報嫦娥三號發射升空的消息。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昨天凌晨一時三十分自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下午三時五十分左右成功實施了第一次中途修正。
嫦娥三號昨天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升空(見圖/新華社),預定本月中旬登陸月球。大陸各主要媒體都透過電視畫面或文字實況播報嫦娥三號發射升空的消息。
為確保嫦娥三號順利抵達環月軌道,北京飛控中心啟動探測器推力器,昨天下午三時五十分左右實施首次中途軌道修正,順利達成目標。昨天下午四時,嫦娥三號距地面高度約十四萬公里。
嫦娥三號是大陸探月工程二期任務的關鍵,是大陸航天器首次在地球外的天體「軟著陸」。大陸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
大陸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嫦娥三號發射成功後,至少還需要邁過六道「坎」(關卡),包括月面軟著陸、兩器分離、月地間遙操作、月面生存、測控通信和地面試驗驗證。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總重近三點八公噸。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後,玉兔號將駛離著陸器,進行約三個月的科學探測;著陸器則在著陸地點進行就位探測。
嫦娥三號肩負三項科學任務:對著陸區與巡視區的地形地貌與地質結構進行調查、對著陸區與巡視區的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進行綜合就位分析、對地月太空和月表環境進行探測,並以月球為平台觀測地球和太空。任務完成後,月球車和著陸器將留在月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