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傳統婚禮上的「喜娘」,俗稱「伴房嬤」,以口齒伶俐說福州話為特色,形成福州婚禮中獨有的喜娘文化。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大陸福州,「喜娘」又名「伴房嬤」,是民間習俗裡的婚禮司儀。「伴房嬤」不僅要能說善道,還要能主持和表演,和台灣時下婚顧公司派出的婚禮主持人相同。
過去幾百年來,在福州舉行的婚禮上,都要請一位生活經驗豐富的「伴房嬤」來活躍現場的氣氛,但隨著社會發展,這項習俗與其他傳統文化一樣都面臨失傳的命運。
日前福州兩屆喜娘大賽的金牌得主,林蘇、陳巧鶯、林沁三姐妹聯手,成立福州「同心圓」金牌喜娘機構,立志發揚福州喜娘的民俗文化。
其中來自福州倉山的林蘇,從事「喜娘」有十多年的經驗,她是第一屆喜娘大賽的「金牌喜娘」,主持功力一流,在福州喜娘界頗負盛名。來自福州鼓山的林沁,原來做報紙發行,後來機緣巧合接觸「喜娘」這行,「發現自己就是為喜娘這一老行當而生的」。她憑藉過人的天分,也在喜娘大賽中榮獲最上鏡頭獎。
近兩年,林蘇等三人還努力向外宣傳這個福州本土民俗文化,二○一一年,林蘇受邀登上央視《鄉村大世界—草根達人秀》節目,與趙本山的徒弟現場PK,展現福州喜娘風采;林沁今年還受邀至馬祖作文化交流,為當地居民展現民俗婚禮。
儘管,林蘇因先生總覺得做喜娘拋頭露臉讓他沒有面子,夫妻經常為此吵架,但林蘇卻覺得,「自己都幹了十幾年的喜娘,面對這個行業的沉浮,有了深厚的感情,為了民俗傳承要堅持。」林沁也說,「自己從來不覺得做喜娘丟人,反而覺得自己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所以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