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昨天發表國內首份「愛滋感染者就業調查報告」,六成離職原因與愛滋感染有關;規律服用抗病毒藥物後,超過七成感染者可成功治療,工作上的體力及耐力也較未服藥者佳。
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鄭舒倖表示,愛滋感染者離職原因,包括上司強迫請辭或受到同事霸凌等因素,造成感染者需面對收入不穩定及身體病痛、體力下降等雙重折磨,更增加感染者就業困難度。
四十歲鋼鐵人(化名),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十年前發現感染愛滋,心生恐懼、害怕拒絕求醫,最後因腦膜炎住院治療。公司同意讓他先留職停薪三個月,後來因體力仍未恢復,無法接受他再繼續留職停薪,只好選擇離職。
除了要面對藥物副作用外,他還面臨失業的困境,後來找到內勤行政工作,生活才穩定下來。昨日他以過來人經驗呼籲愛滋感染者,除了規律服藥外,也要注意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
十二月一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國內每天新增六名愛滋感染者,近三成為二十四歲以下年輕族群。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感染者每人每年藥費平均二十二萬元。
今年疾病管制署公費編列十七億元愛滋藥費,估計實際用掉二十六億元,若再加上歷年赤字,累計將達三十七億元,疾管署全部公務預算僅五十七億元,超支部分,將積欠健保墊付款。疾管署從去年開始新推「用藥組合」,價廉處方優先,醫藥界擔心治療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將中斷治療。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林錫勳說,疾管署把非核酸反轉錄抑制劑,作為治療愛滋第一線用藥,臨床發現局部抗藥性情形愈來愈多。疾管署表示,因財務吃緊,須調整用藥準則,但仍可申請第二線用藥,至於抗藥性問題,會持續監測。
鄭舒倖說,抗愛滋病毒藥物雖可有效降低病患死亡率及延長其平均餘命,但愛滋病所帶來的心理衝擊和陰影,仍會造成患者嚴重的心理壓力及情緒障礙,進而影響就業機會及工作表現,需要家庭、社區及職場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