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凱平(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相信這段時間大家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隨著被檢驗出來有問題的食品愈來愈多,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擔憂:我吃的東西到底含有什麼成分?哪些東西可以安心食用?
也因為有這些擔憂,所以有愈來愈多人選擇自製食品。因此最近榨油機開始熱賣,也有許多人選擇買肥肉自己煉豬油,無非就是希望藉由自己管控食材來源,讓全家人吃得安心。
飲食上我們有許多DIY的空間,可是像投資這樣複雜的事,要DIY卻是很不容易呢!如果要我們每天自己研究經濟的趨勢如何?哪些股票值得投資?什麼時間點才是適合進出場的時機?我想那是極為勞心勞力又耗時的,且長期的經驗也告訴我們,這樣的作法往往得不到好的投資成效。
基本上,比較適合投資大眾的理財工具,還是像共同基金這樣經過組合包裝,有專業人士管理,投資手續也便利的工具。但隨著共同基金市場愈來愈興盛、產品愈來愈多元,投資人也開始面臨一個問題:我投資的產品,裡面的「成分」是什麼?對我是好還是不好?
舉例來說,約十年前看似極為安全穩定的國內債券基金,因連動債的問題,造成市場上的軒然大波。或者近年來熱銷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在剛開始銷售時,大部分的投資人都不知道,高收益債券其實指的是債信評價低、投資風險高的垃圾債券,直到這兩年主管機關要求業者清楚揭露,大眾才漸漸知道此事。
所以,投資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對投資工具的成分有所認識,才能清楚了解此投資工具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以大家最熟知的共同基金而言,雖然基金有所謂的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協助投資人了解基金的投資內容,但這類文件畢竟內容冗長又不易理解,投資大眾想要藉由它們來正確了解投資內容,仍屬不易。
從這裡又再次點出專業理財規畫顧問的價值。專業的顧問能夠協助我們確實了解投資工具和投資需求之間的關聯,確保我們的投資產品品質良好,而且真正符合我們的需要,讓我們在投資理財的領域裡,也能夠「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