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訊】一般講到「參禪」,就離不開「打坐」,星雲大師說,其實真正的禪定,不在於形式上的打坐,而在內心能源的開展,因此參禪要「止觀雙修」、「定慧等持」。「止」是止息一切妄念,心歸於專注一境的狀態;「觀」是開啟正智,正觀諸法,而斷滅諸煩惱,二者必須並修,才能達到定慧一如、斷惑證真。
星雲大師認為,禪是有情眾生清淨的本性,不是靠打坐而得,打坐不一定能成佛,就如磨磚無法成鏡的道理一樣,但透過坐禪來修定,卻是初學者修持禪定的入道法,就是在做澄心靜慮的功夫。
坐禪有「調身、調息、調心」三步驟,以調心為上,心地柔軟清淨,就如江水澄澈無波,自然菩提現前。因此,坐禪須調服自己的心,息滅妄想,讓心定於一境,心物相應,在「一」中體會「無限」,自能身心自在,進而明心見性,這就是坐禪最大的利益。
坐禪的心柔軟篤實,坐禪功夫深了,就能到忘失身心的境界,覺悟的道路自然開啟。所以,清淨而專注的心,是開啟智慧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