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積木文化提供
圖/積木文化提供
圖/積木文化提供
圖/積木文化提供
從路旁的普通花草中,也能找到可以作為染料的材料。
艾草、葛藤是較知名的染料植物,還有金盞花、橄欖枝葉、栗子殼、百日紅、鹽膚木、月見草、蓼藍葉、枇杷也是;但你可知道,青柿的汁和日光蓬子菜的根也能作為染料呢!
蠟染是自古傳承至今的染色法。
一般是用筆沾蠟液畫出圖案以防止染色,但從正倉院(日本奈良時代各大寺多設倉儲物,儲藏重要物品者為正倉,因築牆環圍如庭院,故稱正倉院)收藏的蠟染作品來看,當時是使用青銅印沾取蜜蠟或松脂等來染製。
最近蠟這項素材還開發出以熱水就能去除的「新型蠟」,使蠟染變得更親近、更容易上手。
第一次接觸,我們不妨用簡單的蔬菜章來蠟染,善用刷子或海綿等物,也能染出有趣的圖案。
利用蠟來防止染色的蠟染法因為無法加熱,所以不能進行藍染。
大和藍染‧蓮藕章蠟染法
這是大夥一起快樂完成的蔬菜章。
除了蓮藕外,還能用切成四角形的馬鈴薯等物,來染製各式各樣的花樣。
今天用的是大和藍染,一般正統藍染是用蓼藍,但步驟繁複,想輕鬆藍染,可使用藍熊染料公司開發的藍色染劑「大和藍」。

材料:

˙生平麻布(15×120cm)100g
˙蓮藕適量
˙大和藍5g(被染物的5%)
˙小蘇打粉及亞硫酸氫鹽各
15g(染液1:1.5g)
˙新型蠟適量、融蠟爐(不需
太高溫熱水就可脫蠟)
作法:
1.在布上標出蓋章的位置。
2.用融蠟爐以中溫將蠟煮融。先在報紙上試蓋以確認蠟的溫度。若蠟滲入紙中並能清楚閱讀文字,溫度才正確(右);蠟若泛白變硬,表示溫度太低(左);若蠟滲出,則表示溫度太高。
3.將蓮藕放入蠟中充分浸泡加熱。蓮藕若變涼,蠟無法滲到布裡。利用融蠟爐的邊緣刮除多餘的蠟後,再蓋章。
4.蓋過章的布充分泡水後再脫水。注意不要折到蓋章的部分。
5.製作5L藍染液(被染物的50 倍),將布放入,取出後不要擰絞,將它們展開以利發色。在發色前表裡翻面數次,以免顏色不均。重複數次浸染和發色,直到染成想要的顏色。
6.用水清洗直到水變得乾淨為止。
7.馬鈴薯和蓮藕章蠟染,晾乾後,以70℃以上的熱水洗去蠟。
浸染的次數不同,作品的顏色深淺度也不同。
MEMO
˙馬鈴薯切塊後若不好拿取,可用筷子插著來蓋章。因為蔬菜浸泡到蠟裡會受熱而容易變軟,如果需要多次浸蠟,可以切得長一點,切掉變軟後的前端,就可以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