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禁藥無檢出 食藥署下最後通牒

 |2013.11.23
113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商業周刊》以「牛奶駭人」為題,報導市售九款乳品有禁藥殘留,但無論農委會或食藥署均未檢出。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姜郁美昨天對商周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商周今天下午四時之前提供檢驗資料,否則依法處最高三十萬怠金。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朱慶誠昨也重申,檢驗太過粗糙已造成消費者恐慌,酪農若權益受損,支持提告。



 除了味全木瓜調味乳因市面上已無販售,食藥署針對商周報導有疑問的其他八件乳品抽驗,總計八十六項動物用藥已驗完四十八項,均未發現這些乳品有異;姜郁美直言,這件事情已造成「人心不安」。



 食藥署前天要求商周公布檢驗方法、檢驗單位與結果判讀依據,未得到商周回應;姜郁美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商周今天下午四時前提供,否則將依行政執行法處置。姜郁美引用行政執行法第二十七條與第三十條,如果商周下午四時未以郵戳為憑寄出檢驗資料或親自送達食藥署,將依法處以五千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怠金,並可連續處分。



 這份最後通牒的公文也以副本形式送交商周委託分析乳品的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陳良宇。對於陳良宇在商周網站公開這次事件的心情日記,姜郁美也表示,陳良宇從未主動與衛福部連繫。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昨天出席「二○一三台灣食品風險管理體檢論壇」表示,媒體關心食安沒有錯,但關心的背後也應該有一定門檻,不是隨意公布結果。



 張善政表示,酪農工作非常辛苦,一旦這項結果造成酪農損失,誰該負責?他說:「我們不敢說商周的出發點是壞的。」但希望媒體做類似報導要非常謹慎,免得妨礙消費者信心。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甚至直言,商周可能觸犯刑法第兩百五十五條妨害農工商罪;他說,危言聳聽造成社會動盪一定有罰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