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全球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但發展中國家因為公共財政開支減少,高等教育發展深受影響。據統計,去年高教負擔最重的是日本,大學生一年教育支出高達一萬七千四百美元(約台幣五十二萬),其次英國一萬二千三百美元(台幣四十萬元)。
第二屆英國國際教育大會八日舉行,根據與會專家提出的統計數據,全球高等教育投資的金額,從二十一世紀初的二兆三千億美元,增至二兆五千億美元,這一數字還不包括私人辦學的投資。
教育專家並指出,全球大學新生人數也大幅增加,二○○一年全球大學大一新生為九千多萬人,到二○○五年,人數近一億一千萬人,估計到二○一○就會達到一億二千萬人,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預測的日期提早十年。
與會的世界銀行代表認為,全球高等教育事業迅速發展,主因「知識」作為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認同。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全球出現了對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市場。另外,訊息和通訊技術革新,也是知識人才大幅增長的主因。
但是,專家指出,全球高等教育事業目前也面臨著壓力,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事業,因為全球公共財政開支減少,正在對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各級教育產生影響。
根據獨立機構「教育政策研究所」統計,去年高等教育學費最少的國家依序為芬蘭、荷蘭與瑞典,這三國的大學生每年平均支出約三千四百九十七美元(約新台幣十一萬三萬元);學費負擔最重的是日本、英國。
去年日本學生平均一年教育支出高達一萬七千四百美元(約新台幣五十二萬元),而且沒有學費減免;英國學生平均一年支出為一萬二千三百美元(新台幣四十萬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預測,全球大學大一新生人數到二○二○年將達一億二千萬人,但照此態勢,專家估計,這一目標在二○一○年就有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