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蘭大夫在就診室裡工作。圖/新華社
【新華社電】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八點,九十七歲的胡佩蘭大夫都會準時出現在中國大陸鄭州市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病人看病,至今七十年。
早上九點,胡佩蘭大夫坐在診療桌,詢問患者病情,她側過身子仔細聆聽,有時候實在「聽不懂」了,旁邊的學生便幫忙「翻譯」。詢問完病情,患者走進檢查室,胡佩蘭也慢慢站起,扶著自己的小推椅走進檢查室幫助患者檢查。
胡佩蘭的學生唐利平說:「老醫師聽力不是很好,還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腰部要靠鋼板支撐,不能走長路,平時進出都要坐小推椅。」
檢查完病人,胡佩蘭大夫回到桌前,緩緩落座,寫下診斷意見,她每天要重復這個動作三十幾次。由於慕名前來的病人太多,中午十二點前,胡佩蘭很少能下班,經常忙到中午一點。
「便宜藥治大病」是胡佩蘭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她在給初次看病的患者開藥時,往往只開三到五天的藥量,病人服藥見效後才會再增加藥量。
胡佩蘭說:「來看病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能給病人省多少是多少,不能昧良心賺病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