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字體在廣告、招牌、書籍、報紙上的大量應用,因為方便、便宜,是時代的必然,短短幾年內,傳統印刷業中非常重要的鉛字排版、照片打字很快就消失了,因為電腦字體太容易使用,放大縮小都很方便,很容易應用,要做任何招牌,都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要找名家寫字,不但要付一筆可觀的「筆潤」,寫了以後也不見得一定滿意,有了電腦,可以選擇的字體很多,再加上製作工藝的進步,更可以做出許多炫麗效果,傳統人工書寫的招牌,顯然單調太多了。
這種情形,在春聯的應用上,更為明顯。在現代社會,春聯有可能是大部分家庭會與書法發生關係的唯一連繫,沒有電腦以前,印刷的春聯至少還是人工寫了以後製版的,現在的很多春聯則已經完全是電腦字體,只是增加了很多效果,五彩雷射、立體3D,花樣繁複,比起傳統的手工春聯,熱鬧多了。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各式各樣的印刷產品,決定了人們與文字的關係,在印刷電腦科技的發展下,無論台灣、中國大陸還是香港,人工書寫的字體幾乎都全面潰敗。
然而反觀日本韓國,各式各樣的書法字體,仍然存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漢字書法在日本之廣,可不必細說,韓國則可以一探究竟。
韓國對書法的應用,在古裝戲劇中尤其突出,不但大量用書法為宮廷環境的背景,而且書法的品質都相當講究,常常見到許多書法名作的複製,可見他們是有經過相當選擇的。
推廣書法,在現代社會中是不容易的,但其實也很容易。說不容易,是因為學會寫書法很困難,年輕人通常也沒有耐心長期學習,生活中有太多更好玩的娛樂吸引他們,任何一項技藝都需要年輕人的參與,才會有所繼承發展,而在生活中「熟悉」、「習慣」書法的存在,才是推廣書法最大的基礎。因此推廣書法也很容易──只要在電影、電視、報紙、書籍,各種大眾傳播媒體多多使用書法,像日本、韓國那樣,書法在華人世界就會很快流行起來。
只有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看到書法,大眾對書法的美不再視而不見或完全無感,書法的推廣才能普及。
在現在社會、教育、媒體的多重影響下,大部分的華人對書法可以說是完全陌生,也可能從來不覺得,不懂書法、不會欣賞書法,會是什麼嚴重的事。
但現代社會國際化的程度太深,科技文明的力量太過強大,以致傳統文化快速流失,也導致整體社會價值觀念的嚴重混亂,導致人心因之紛擾不安。
書法可以定靜人心,可以讓人在書寫、欣賞的過程中,感受明顯的穩定心情、寄託情懷的功能,光是這樣的功能就值得我們去親近、了解,何況書法還蘊含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如果可以從書法開始,深入了解詩詞、繪畫,茶、酒、飲食,服飾、音樂、舞蹈、園林、建築,醫學、武術等博大精深的生活文化,現代人的生活內容,從物質到精神,必然都豐富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