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企業,以誠實產品為主要考量,以善的經營理念為出發點,原料、人工、製造成本合理,不會輕易改變品管水準,產品等於誠信的保證。
誠實企業能維持好的產品品質,讓顧客支付合理價格,獲得滿意、滿足的結果,行銷無遠弗屆,行銷各個通路。
誠實企業以良性循環經營理念,創造更多收入,獲得更好的市場。誠實企業能夠與時俱進,重視創新,投資研究發展,服務更多顧客,達到基業長青。
黑心企業,以賺取極大化利潤為考量,不擇手段的經營理念為出發點,當預期利潤達不到時,就偷工減料,降低原料、人工、製造的成本,縱使產品影響消費者健康,損害品牌商譽也在所不惜。
黑心企業考慮的是公關能力、政商關係,寧願花錢攀權附勢,逢迎政治人物,大量贊助選舉、公關經費毫不手軟,讓政治人物當其靠山,沽名釣譽拿許多花錢買來的獎牌,掩護黑心企業惡劣行徑,蒙騙消費者,大撈黑心錢。
當政府有控管能力時,大部分企業都「正派經營」,「良幣驅逐劣幣」,黑心企業無法遁形。
當政府無法控管時,不肖的業者四處掘起,鑽法律漏洞,魚目混珠,渾水摸魚,欺騙消費者,大撈黑心錢。
當民眾罵這麼多的黑心企業時,政府相關部門要反躬自省,是否善盡管理督導之責。
當政府示弱無能時,黑心企業睜大眼睛,伺機而動,劣質產品滿天飛。
有為政府必須隨時驚惕,展現決心,不要讓黑心企業心存僥倖,如果「劣幣驅逐良幣」。
若台灣誠實的企業愈來愈少,消費者將是最大受害者,政府形象也受損。
郭振鶴(台北市/東吳商學院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