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科大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蒔花弄草可說是生活一大樂事,現在不只能欣賞花草之美,還能與它打招呼,甚至讓它唱歌給你聽!這樣的想像並非天方夜譚,而是年輕學子的創意結晶。台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學生林利津、林昱君和陳積多,攜手創作出可聽到植物心跳聲的「仿生蘭花」,奪得今年國際學生新媒體藝術徵件展首獎,明年還受邀前往瑞士展出。
「植物雖然不會說話,但我相信它跟人一樣也有喜怒哀樂等情感。」談起發想動機,研二學生林利津說,平日就會留心適合的創作素材,之前看過新聞報導,聽音樂的植物長得更茂密,加上有一次看到「巴克斯特效應」介紹,提及美國中央情報局把植物與測謊機結合後,可在澆水過程中,觀察到植物跟人類情緒起伏相似的電流曲線,覺得十分有趣,因而啟發她創作能與人互動的仿生植物概念。
因為台灣是蘭花王國,林利津、林昱君和陳積多決定以蘭花為主角創作「仿生蘭花」,並用三個月時間畫設計圖、寫程式、找素材、開模並完成作品。
為了讓蘭花可以與觀者互動,他們在蘭花身上裝設感應裝置與互動系統,當觀者觸摸蘭花的葉片或幫它們澆水時,蘭花就會透過感測器啟動觸發程式,唱出電子搖滾風格的H i p-H o p歌曲給大家聽。不僅如此,對蘭花說話時,蘭花還可模仿人的聲音、並透過LCD面板跟人打招呼,有趣的互動令人驚豔不已。
除此之外,為讓大家感受蘭花的「生命力」,團隊還在蘭花身上裝置一條條紅、藍電線與透明球體感測器,林利津解釋,這些電線就像人的動脈、靜脈,而感測器則代表心臟,觀者可藉由與蘭花互動,看到花兒隨著光源增強而發出心跳聲,宛如與真人對話。
林利津希望藉由「仿生蘭花」讓大家了解植物雖不會言語,一樣具有情緒感知能力,並從中體會愛護自然的重要。
北科大表示,此次國際學生新媒體藝術徵件展獲選作品,將於明年底在瑞士L e C r o c h e t a n劇場藝廊公開展出,但為了讓有興趣的民眾先睹為快,主辦單位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將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地下實驗創意秀場實體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