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國際知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教授,應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朱嘉雯主任邀請,日前與佛大中文系師生座談,師生爭相前來親炙大師光彩。
朱嘉雯主任表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莫言皆曾造訪佛大,馬悅然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中唯一精通中文的評委,曾翻譯《詩經》、《春秋繁露》、《西遊記》、《水滸傳》等中國古典著作,更翻譯了中國文學家魯迅、高行健、沈從文、北島等人的詩歌。
馬悅然曾經大力推薦沈從文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可惜沈從文在頒獎前去世,馬悅然多次勸說仍無效,委員會不願意把獎頒給逝去的人,他為此深感惋惜。
馬悅然的夫人陳文芬老師說,大家知道馬悅然是漢學家、諾貝爾獎評委,其實他還在瑞典的儡偶戲團當了二十五年團長,馬悅然認為儡偶戲和人相互對應,兩人也因為觀賞小西園戲團而結緣。
馬悅然一九九三年到台灣開會,當時對台灣文學、尤其是詩歌感到興趣,接觸後發現台灣有多位優秀的詩人,如洛夫、商禽等。馬悅然也很欣賞向陽,最近翻譯較多的是楊牧的作品,因為楊牧不只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理解,對西方各國作品都相當熟悉,相當難得。
馬悅然不只是語言學家,更是中文創作者,曾創作散文、俳句、微型小說,漢學家多半沒機會用中文寫作,馬悅然是目前以中文寫作數量最多的漢學家。
席間中文系師生與馬悅然夫婦相談甚歡,座談會特別安排二胡演奏〈望春風〉民謠,並請中文系林明昌教授朗讀馬悅然新書《我的金魚會唱莫扎特》,讓這場藝文交流順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