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北市一群老師花了四年時間創造一套電腦遊戲,讓學生輕鬆學會化學元素、化合物和反應式。
新北市南山高中理化教師陳龍勝、潘虹吟、邱奕行,以及政治大學附屬高中化學教師杜俊明發現,學生不愛背周期表,但對電玩、卡片遊戲裡的勇者、怪物屬性卻能倒背如流。幾個老師便土法煉鋼,寫出簡單的「化學鍊金術師」flash程式,沒想到大受歡迎。
舉例來說,最讓人卻步的元素符號,教師發展出一套諧音記憶法。例如「碲(Te)」,學生點點滑鼠鍵,便會看到一張插圖,一人穿著龍袍累癱在地上,旁邊文字解釋說,古代皇帝公務繁忙,常要忙到半夜三時(three)才能睡,取three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英文字母,就是「碲(Te)」。
後期關卡難度更高,模仿電玩常見的「煉丹爐」或「魔法」,要求學生去購買化學式、各種元素,以合適比例調出化合物(寶物)。價值愈高寶物的魔法愈複雜,但學生為了破關都會努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