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巡禮 感受僧侶行腳震撼 郭兀 |2013.11.09 語音朗讀 15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百因廟的四面佛,展露「高棉的微笑」。 圖/郭兀吳哥窟的正式名稱是吳哥寺。此圖為全景。 圖/郭兀吳哥寺迴廊上,柔美的坐姿仙女雕像。 圖/郭兀吳哥城外的觀象台,曾是國王的閱兵台。 圖/郭兀兩種衣著不同的僧侶,相繼行腳而過。 圖/郭兀森林與「僧林」,形成令人震撼的畫面。 圖/郭兀若不想爬窄梯登巴肯山,可以改騎大象上山。 圖/郭兀荒蕪的塔普倫寺難以擺脫大樹根的糾纏。 圖/郭兀吳哥寺內高達65公尺的中央塔。 圖/郭兀聚集在巴肯山(寺)上等看夕陽的人群。 圖/郭兀 柬埔寨吳哥遺址,在歷史的長河中,曾輝煌一時,最後又被掩沒,直到二十世紀末,才被挖掘出土,重見天日,成為柬埔寨的驕傲。 廣義來說,廣達四十多平方公里的吳哥建築群,大小寺廟共有六百多座,但以俗稱的「大吳哥」吳哥城和「小吳哥」吳哥窟、塔普倫寺為主要建築,若以保存完整而較少受到破壞的建築來說,則以較晚發現的「班蒂斯蕾」(又稱「女皇廟」)為最。 百因廟 高棉的微笑 吳哥城的中心點為山字型的百因廟,有大大小小五十四座寶塔,中心軸的塔最高四十三公尺,因受印度教的影響,這座山字形的廟塔,成為眾神所居住的須彌山。百因廟眾寶塔各有一尊微笑的佛陀雕像,此外,四座城門也有笑容和靄的佛陀雕像,總的來說,吳哥城內二百多尊佛陀雕像,每尊佛像都展露著笑容,不論遊客走到任何一個角落,抬起頭,都可以看到佛陀慈悲關注的眼神,因而也稱為是「高棉的微笑」。 被列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吳哥窟,在吳哥城南約三公里處,占地二百多公頃,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廟,城外的護城河寬達二百公尺,通往寺內的石砌大道——西參道,長達五百公尺,寬十公尺。西參道兩側有石欄杆,並雕有獅、蛇、馬、象神;接近寺廟的大門右側為藏書閣,左側即為圖片上常見到的有著小吳哥全景倒影的蓮花池。 吳哥窟的神殿塔群,階梯一律窄而陡,這是因為神殿為神明所在,一般凡人不宜進入,所以才有如此設計,故遊客想爬至塔殿的頂端,往往必須手腳並用,爬至一半時,千萬別回頭向下看,那會使人腿軟。 塔普倫寺 樹根糾結殘垣 電影《古墓奇兵》主要拍攝地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於一一八六年為奉祀其母而建,當時是寺廟也是修道院,如今,這座寺廟仍保持十九世紀被發現時的原貌,沒有加以整修,殘垣斷壁與頹廢亂石,處處與虯髯蒼莽的大樹根糾纏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景觀;當初曾有人主張除掉那些糾纏在寺廟上的大樹根,可是又怕損壞寺廟的建築,最後還是決定維持原狀。 塔普倫寺也好,大小吳哥也好,當年在寺廟的門楣上,都鑲有很多鑽石珍寶,但這些鑽石珍寶,都在一四三一年泰國人入侵時被劫掠一空,如今在門楣上還可見到鑽石被挖走後,所留下的那些坑坑洞洞。 在吳哥窟周遭所有的六百多座寺廟建築中,保持最完好的,即被譽為「吳哥之鑽」的班蒂斯蕾寺——女皇宮。此宮建於公元九六七年耶跋羅曼五世王朝,一九一四年才被發現,但也因其被發現得較晚,所以才得以保存完整。 女皇宮 浮雕仙女飛天 女皇宮規模不大,低矮的大門,小到不能再小,低矮的圍牆外,有一道殘存的護城河,隔河眺望,女皇宮有如一座小型莊園,入內後卻是另一番景觀。由第一道小門至第二道小門的步道兩側,豎有很多不顯眼的林伽石柱。 進入第二道門,才是這座寺廟建築的精華區,寺廟內供奉的是印度教的濕婆神,其生動而飛躍的舞姿,看起來幾乎要由門楣的石壁上跳脫出來。女皇宮這些細緻的浮雕,稍不留意,便會忽略過去,因為這些雕刻在門楣上精美的浮雕,每個人物或畫面只有二十幾公分高,而且畫面繁複,要拍照最好拍局部或特寫。 女皇宮的磚紅色砂岩建材,也不同於大、小吳哥採用的灰褐色砂岩,且規模和大、小吳哥比起來,也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但其精美細膩的浮雕,在陽光下閃著璀燦亮麗的光澤,在吳哥王朝的建築藝術史上,是最精美的區塊,因而被稱為「吳哥之鑽」。有「東方蒙娜麗莎」之稱的仙女雕像也在此地。 巴肯山 遊客擠看落日 建於西元九世紀末十世紀初的巴肯寺,是高棉王朝的第一座都城國廟,格局相當方正。巴肯山是座高不及百公尺的小山丘,山雖不高,但坡度相當陡峭,登山步道坑坑洞洞,令人舉步維艱,相當辛苦,如果遊客不想爬這段艱苦的山路,東南角有一條被稱為「大象步道」的小路,可以騎乘大象上山。 登巴肯寺大都由東門上下,其階梯是吳哥所有寺廟中最高又最窄的(高七十公分,寬二十公分),攀登起來非常吃力,常見有人手腳並用。 如今的巴肯寺雖已頹敗不堪,但卻成為吳哥地區觀賞日落的最佳景點,每到黃昏時,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由吳哥各地景點蜂擁而來,將整座巴肯寺擠得水洩不通,不要說想找個坐的地方,即使想找個立足的地方也很難。 行腳僧侶 猶如動態風景 在柬埔寨,不論是達官貴人或平民,一生都要剃度一次,期限由三個月至終生都可,所以該國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僧侶;僧侶在柬埔寨的地位相當崇高,一般人只要穿上袈裟,即可受教育、免服兵役和免納稅;出家的僧侶,如果回家省親,父母都要卑躬屈膝地相迎。 在吳哥地區,我很有幸地見過一次僧侶大軍,浩浩蕩蕩,在朝陽照射下的森林中迆邐而行,長達數十分鐘,肅穆而盛大的場面,雖然不像百萬大軍壓境那樣在心頭上造成一種壓迫感,卻讓我既感動又震撼! 那是在二○○○年我第一次隨旅行團去柬埔寨,一早進入大吳哥城,便到處尋找所要拍攝的鏡頭,結果竟落後團隊很遠,當我橫過東門一側的勝利門(昔日專為國王進出之門),正想去追趕前方遠處的伙伴時,朝陽下突然閃現一道黃色的影像,我停下腳步,側轉身,竟捕捉到一群光頭、赤腳、身著黃色袈裟的僧侶。 這群披著袈裟、成百上千的僧侶,前不見首,後不見尾,像一道人牆似地橫亙在我眼前,步履不疾不徐,一個跟隨一個,穩健踏步而過,我生平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後一次)見識到這麼一大群僧侶,不知來自何處、欲往何方,黃衣僧侶走完,接著是白衣僧侶,足足走了三十多分鐘才見到排尾,如同森林中的樹木,在陽光映襯下,形成另一種動態的風景。 前一篇文章 走吧!自己去旅行--新手祕笈自助旅行好去處 下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珍那普廟會的火車奇觀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35小時驚恐通關記【印象旅人】懷念震災前花蓮願之旅【海闊天空】春天的約會 老眷村變身最美聚落【海闊天空】穿越疫情 日本追櫻感觸多 【印象旅人】嘉義祕境 春花燦爛【海闊天空】祈福之旅 走一段大甲媽祖遶境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緬甸見聞錄(下)佛塔佛寺 歷震災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