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
【本報綜合報導】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設置的第三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揭曉,眾所矚目的貢獻獎,評議委員熱烈討論後,頒給小說家黃春明。
委員會推崇長期在鄉土深耕的小說家黃春明,曾創作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基於對人間的熱愛,對人性的尊重,他取材自社會底層,關注農鄉變遷中老人的處境,形成人道精神的文學風格;此外,他成立劇團,通過舞台及故事,長期從事兒童啟蒙教育。委員會認為,黃春明得獎實至名歸。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委由獨立運作的評議委員會承辦。獎項分為主動遴選的貢獻獎及創作徵文;貢獻獎旨在鼓勵具有累積性、超越性之文學成就者,由評議委員會主動遴選產生。創作徵文分歷史小說、報導文學、人間佛教散文三大類。
「創作獎」部分,歷史小說類評審委員一致認為,相較於過去二屆,今年參賽作品的水準有所提升,在歷史材料及小說寫法之間,已能有機組合,但小說比重仍稍低,一、二名從缺,本屆選出《最後的女王》為第三名,作者是卑南族作家巴代;為鼓勵創作,從參賽作品中選出陳麒凌的《天國夢》為評審推薦佳作。
報導文學類首獎是王秀英的《南湖山區話滄桑》,看一座山的滄桑變化;第二名李蕙君《楊重源—川藏慈航的夢想實踐家》,從台東遠赴川藏行醫的楊醫師,心靈的轉折變化;第三名夏千紅《嗚咽的街》,描述一對照護傷殘流浪狗的夫妻。
人間佛教散文類,有文壇老手和嶄露頭角的新人,書寫面向寬廣、題材多元,反映了全球性的文化資源和洗禮,其中有兩位是逾七旬高齡作家。
華文文學星雲獎頒獎典禮訂於十二月一日下午三時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