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古元佑仁嘉隆報導】馬來西亞佛光文化及《普門》雜誌社,日前在東禪寺舉辦四天三夜的「寫一座靈山—普門之友文藝營」,法師、專家學者與逾八十名學員分享佛教文學之美,並在與學員貼心交流的餘韻中提升創作視野,完成一場豐富的文藝之旅。
拿督直洛區州議員余金福與馬來西亞佛光山住持慧顯法師聯合主持閉幕,並以「善用筆桿,表彰人間的公平與正義、標榜及啟發真善美,建設人間淨土」勉勵學員。此外,《普門》雜誌「把愛傳下去」徵文賽,進行頒獎禮,有逾十名文友獲獎,分別由余金福、慧顯法師及《人間福報》藝文主任妙蘊法師頒獎。
慧顯法師講解人間佛教「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並引用星雲大師語錄「文化是淨財,不只是一時對佛法有益,還能超越時空,千秋萬世,無遠弗屆。」勉勵學員應緊抓學習時機,及提醒一切都有賴自己積極的態度和用心參與,方能成功。
課程還安排妙蘊法師演講「台灣佛教散文」,舉證印順法師、慈惠法師、永芸法師、林清玄等人的代表作探討,並分享創作之路;博大外文系中文組講師郭蓮花導讀「中國古代佛教散文」,也講解「馬華佛教散文」的定義、形式、素材和修辭手法以及介紹相關人文生態發展;作家何乃健在「勾勒靈山的側影」講演中,除就佛教散文創作的探索層面提出其見解及指導外,也以播種插秧的過程中蘊含著「退步原來是向前」的禪機,與大家分享他的鄉土情懷及創作歷程所經歷的種種。
作家林金城就「禪與創意」勉勵營員進行自覺的學習,從啟發覺悟性培養創造力,以實現創意的願景為努力方向;杜忠全則探討佛教經典中的美文,解開大家對佛經高深刻板、難懂的障礙;程作彬在「為佛陀唱一首歌」課程中,分享創作佛曲的心得,說明佛曲應走向生活化、普及化,讓聽眾有所體悟,進而修學佛法;尤東暐醫生則分享「旅行文學創作」。
普門雜誌主編沈明信在主持兩場音樂讀書會之外,並與妙蘊法師、大馬佛教雜誌《福報》副主編吳慧斌、《慈悲》主編洪古與學員探討「佛教雜誌前路何在?」暢談出版定位、方向及鼓勵佛教文藝創作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