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十七日說,睡覺的時候,腦部會清掃清醒時累積的廢物,有助健康。
研究人員在期刊《科學》發表研究結果,對人類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睡覺的原因提出新解釋,且可能有助於治療失智與其他神經性疾病。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進行老鼠實驗,觀察腦部如何透過血管排出細胞廢物,這些無用的東西接著會進入人體循環系統,最後到達肝臟。這些廢物包括乙型澱粉樣蛋白,這種蛋白質的堆積恐導致阿茲海默症。
為了協助移除這些廢物,脊髓液會湧進腦部組織。這個過程在睡眠期間會加速,原因是腦細胞在這段期間會縮小約百分之六十,讓脊髓液在腦部流動更快速且順暢。研究團隊將這套系統命名為「膠狀淋巴系統」,在睡眠時,這套系統運作速度將近人體清醒時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