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興學阿嬤 南華學子感恩

人間社記者鄧淑明嘉義報導 |2013.10.16
1726觀看次
字級
南華學生向高江鳳嬌阿嬤(中)獻上一大束紅玫瑰,齊聲說:「阿嬤,謝謝您!」 圖/人間社記者鄧淑明

【人間社記者鄧淑明嘉義報導】一九九六年,佛光山發起每人每月捐助一百元「百萬人興學」勸募活動,至今約百萬人參與。十七年前便積極投入的高江鳳嬌,至今勸募近三千人,名列第一。昨日南華大學「敘事深度報導」通識課堂上,學生向高江鳳嬌阿嬤獻上一大束鮮紅玫瑰花,齊聲說:「阿嬤,謝謝您!」以表達真摯的感恩和敬意。

「敘事深度報導」通識課是一門社會參與課程,教師趙莒玲表示,該課程設計希望透過佛光山「百萬人興學」的募款、資源回收、行腳托缽、愛心月餅等活動的專題演講和報導書寫,讓學生真切了解佛光山興學歷程的艱辛步痕。

開智慧結善緣

高齡八十三歲的高江鳳嬌以「從勸募中尋找歡喜」為題演講。她跟學生們分享十七年來勸募的經過及人生經歷時,一再溫柔叮嚀學子:「你們要好好用功讀書,我也會繼續勸募蓋大學。」

課堂上,南華學子認真聆聽高江鳳嬌阿嬤生動曲折的故事,也很好奇為什麼當初她為要選擇勸募支持教育?她回憶道:「小時候我爸爸雖然鼓勵我念書,但我沒有好好把握,只讀過兩年書,所以頗為遺憾。星雲大師慈悲開闢南華和佛光大學兩塊福田,才讓我有機會開智慧、結善緣。」因此,她深信勸募建大學能「開現世的智慧,種未來的福田」,也發願來世就讀這兩所大學。

命運因此改變

有位學子問高江鳳嬌阿嬤:「您為何說在尚未參與勸募興學前,生活非常坎坷?」

高江阿嬤娓娓細說:「因為生了六個小孩,先生在林務局上班,薪水不多,我必須到處幫傭,打掃、洗衣服賺錢貼補家用。加上先生身體不好,只要心情壞時就會拳腳相向;煮飯不合胃口,還會發怒翻桌。」說到這裡,她不禁悲從中來。後來她積極勸募興建大學,她先生參觀佛光大學後,對星雲大師募款興學完全改觀,不但從基督教改信佛教,還積極幫忙勸募,她的命運從此改變。

有人追問高江鳳嬌阿嬤:「勸募時有遇到哪些困難或開心的事?」她坦率舉例,最尷尬的場面是有人當面毀謗佛教及星雲大師,她就裝做若無其事的離開;開心的是,每當勸募一人,總是受到二人、甚至全家一起響應。她滿心歡喜說:「到現在還有不少人感謝因我的勸募,他們才能將錢布施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熱烈問答互動間,高江鳳嬌阿嬤不時說:「能到南華大學,與學子面對面暢談,真的非常開心!」但也不忘鼓勵學子們認真念書,學子也給予阿嬤熱情擁抱,相約畢業典禮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