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經濟向右,政治向左—習近平不做戈巴契夫

高惠宇(時事評論員) |2013.10.14
1634觀看次
字級

十年前,一部在台灣拍攝的浪漫影片,片名叫《向左走‧向右走》,金城武飾演的小提琴家,與梁詠琪飾演翻譯寫作者,居於同一幢公寓隔壁,卻因生活習慣,一個總是向左走,一個總是向右走,從未相會認識。

兩人不斷擦身而過:在旋轉門一進一出、在電梯一上一落、在月台上分站兩旁…,這麼近,卻又那麼遠,總是稍欠那一點點就會碰到。觀眾無限期待,卻也無限惆悵!

最近,國際間在觀察大陸習近平施政風格半年後,得出一個結論:這位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正在採取一種雙軌制的國家管理模式—既希望繼承毛澤東時代的政治傳統,保證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和政權穩定,又希望在經濟領域不斷突破發展的瓶頸,應對國際競爭,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因此,經濟改革先行,政治改革推後,經濟變革趨「右」時,政治方向返愈趨「左」了。

習的搭檔總理李克強一上台便迅速採取大幅經改行動:減少行政審批,放開貸款利率下限,進一步對民營開放市場,著手金融系統改革,快速推出上海自貿區的特區試驗。速度之快,範圍之廣,讓人吃驚。

去年十二月,剛接黨總書記的習近平立即赴廣東視察,在這個以活躍的資本主義知名的省分,他要求中共回到傳統的列寧主義。他對黨內人士說,儘管有幾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中國仍然必須「深刻」記取前蘇聯的教訓。習當時說:政治腐敗、思想異端和軍隊不忠令蘇聯共產黨倒台。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蘇共為什麼會垮台?一個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動搖了!」這些話出自一份他講話的總結文稿,這份文件在官員中傳閱。

這份文件引用習近平的話說:「最後戈巴契夫輕輕一句話,宣布蘇聯共產黨解散,偌大一個黨就沒了!」、「最後,竟無一人是男兒,沒什麼人出來抗爭。」

習近平一路下來的結論是:中國不走戈巴契夫的路線,中國不需要戈巴契夫。

英國《衛報》日前刊登了一篇文章,該文提到今年三月時幾乎沒人注意到一則報導,報導稱習近平對俄羅斯總統普亭說,他和普亭的個性很相似。《衛報》說:六個月後的今天,習近平確實看起來更像普亭而不是外人曾一度期待的中國版戈巴契夫。

《衛報》文章引述了企業策略師兼中國政府經濟顧問Robert Lawrence Kuhn的話說,習近平展示強硬的一面只是為了在實施重大經濟改革時不受到左派人士的攻擊,他(在政治立場上向左)這樣做就沒有人能攻擊他對西方軟弱了,他已經完全搞定了左派。

習的近期目標是:換得左派能在關鍵性的三中全會上全力支持習李市場經濟改革,穩住經濟成長,就能穩定人心,穩住政權。民主憲政和公民社會,不是中國需要的。

如果政經是一體兩面,經濟向右,而政治向左,猶如電影中那挺登對的一男一女,住在隔壁,一起出門,卻因左右路途無法相見。

最後兩人各自準備離去時,奇妙的事情卻在這時發生—921大地震發生,他們公寓之間的牆震破一個洞,他們就在此時看見了對方,馬上向前擁抱了彼此。

這是戲劇情節的happy ending,真實世界裡,政左經右也需要一場大地震,才會有happy ending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