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爸談癌】 臨床試驗告訴我們的事1

曹朝榮 |2013.10.11
1660觀看次
字級

二○一三年四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載一篇加拿大、歐洲和美國共四十家加護單位的合作研究報告,該研究針對一千二百二十三位多重器官衰竭,接受呼吸器照護的加護病房重症患者隨機分組,補充麩(醯)胺酸的患者(glutamine,被認為有助於組織的修復)相較於使用安慰劑患者。

研究結果顯示:補充麩(醯)胺酸並不能降低器官衰竭及感染的併發症,反會增加病人住院期間、使用後一個月及六個月的死亡率。

反觀國內癌症病人服用麩(醯)胺酸冀求減少治療副作用的比率不低,雖然這個研究對象非癌症病人,但其研究結果已讓不少人嚇出一身冷汗,有國內癌症專家在網路上提出警語,勿貿然使用未經大規模臨床試驗科學檢證的療法。

許多民眾和病患僅憑媒體廣告、其他病友的建議或口耳相傳,不假思索地使用未經實證的療法。從許多案例看來,花錢事小,如果搞壞身體,得不償失。

以大腸癌的全身性抗癌治療為例,益樂鉑併用5FU及leucovorin相較於僅使用5FU及leucovorin,對於轉移性(第四期)大腸癌的治療療效,有更好的提升;而益樂鉑併用5FU及levcovorin用於第三期大腸癌手術後輔助性治療是否也有相同的好效果?

經過臨床試驗,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復發,自二○○九年開始,已成為第三期大腸癌手術後輔助性治療的標準療法。然而,對於轉移性(第四期)大腸癌有效的化學治療藥物「抗癌妥」及標靶藥物「癌思停」和「爾必得舒」,經臨床試驗後證實,這些藥物用在第三期大腸癌手術後的輔助性治療,並未帶來正面療效,病人反而需承受更多副作用風險,卻未能有效降低大腸癌復發。

一般人多以為對第四期這麼嚴重的病人能有效的治療,對相較不嚴重的第二期、第三期病人理應有效。除了大腸癌外,乳癌、肺癌、肝癌等許多癌別,其用於晚期能有效控制疾病惡化、減緩疾病症狀、或延長病人存活的藥物,若拿來用於早期癌症階段的治療,不見得有降低癌症復發、延長生命的效果。

現代醫學講求的是科學實證,對第四期有效的藥物或療法,對於其他期別的治療是否也有效?還得在臨床試驗範圍內與現有的標準治療或安慰劑PK較量、經過檢證,才能得出有助於臨床醫療參考的結論。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