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臘八)粥。
涼拌青木瓜。
圖/香海文化提供
【人間社記者文桂梅高雄報導】把作菜當遊戲、切菜當司打鈴鼓,輕鬆走進廚房,每道菜都有不同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成為料理美食的動力。佛光山開山寮監寺覺具法師,九日在佛光山南屏別院和讀者分享《和大師一起吃飯》新書中的精采故事,並現場示範涼拌小黃瓜,展現快刀切片不切段的精湛刀工,優雅的動作、從容不迫的態度,令現場近三百位讀者看得目不轉睛、讚歎連連。
覺具法師說:「從事料理工作,需要放下我執,如同熬煮臘八粥,食材有硬、有軟、有不同顏色,食材要彼此完全融入,才能入口即化。」料理是一門藝術,需要為對方著想,而非堅持自己最愛的給大家,上好的料理,就是「用心」作出符合對方口味的料理。
「我自國小開始進廚房,國中時從食譜中學作料理,後因大姐吃素而學習素食烹飪。過程中發現,原來素食可以製成油飯、麵線羹、漢堡等美食。之後學佛出家,在叢林學院學習大鍋菜、制定滴水坊的標準作菜流程;到雲居樓的千人用餐,累積相當多的資糧。」覺具法師分享學習素食料理的因緣,他續說,第一次為星雲大師煮麵時,大師看了看,便說:「這是不會煮麵的人煮的。」大師對於麵食有其獨到見解:「一碗好吃的麵在湯頭,毋需添加太多食材。」以豆漿麵為例,只要將豆漿比例調好就非常可口,讓他深刻體悟到一碗麵的哲學。
整理幾近失傳食譜
現代人工作忙碌,覺具法師特別在書中教大家作便當菜,不但作法簡單,而且搭配容易下飯的食材與菜色;在家常菜部分,他將在叢林學院、道場、師姐及老菩薩身上學到、幾乎要失傳的料理一一整理,教大家如何料理,她特別提到,食材在烹煮前,刀法可略作變化,烹調後食物的擺盤設計一下,都會令人賞心悅目,吃得歡喜愉悅。
分享過程高潮迭起、驚奇不斷,讀者們爭相舉手發問,覺具法師始終笑容可掬、一一解惑,台上台下互動熱烈,現場還能品嘗覺具法師親手烹調的滷豆干和涼拌小黃瓜,大眾讚不絕口。
北部新書分享會,將於明日下午兩點在佛光山台北道場八樓舉行,詳情請洽詢香海文化:二九七一—六八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