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珍貴生態 30部影片秀出來

 |2013.10.09
1359觀看次
字級
冠羽畫眉為特有台灣種,會發出清亮悅耳的聲音,在生態電影節活動中可以看得到。 圖/宋柏誼

【本報綜合報導】為喚起民眾對於全球暖化生態保育的觀念,林務局東勢林區管處舉辦「二○一三生態電影節有影秀(惜)台灣」巡迴影展,即日起至十二月五日,陸續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合歡山松雪樓等多個地點放映三十部生態影片,願能為台灣這塊寶島做一些事情。

南投林管處歷一年半時間完成的《繽紛丹巒》生態影片,精采呈現中央山脈最深處的珍貴動植物影像,也將自十二日起在奧萬大播放。

系列影片包括《鳥之湯》、《戀戀火金姑》、《海豚的圈圈》、《九九蜂鷹》、《許貓頭鷹一個家》等三十部精采影片,類型含括了「環境變遷」、「森林生態」、「物種」、「水域生態」、「生態保育」等五大類,與人類息息相關的蝴蝶效應議題。

南投林區管理處為保留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內珍貴的動植物影像,委請導演劉燕明歷經一年半時間,拍攝《繽紛丹巒首部曲─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珍稀野生動物選介》,配合二○一三生態電影節活動,也將從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在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播放。

「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是台灣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位於中央山脈最深處,跨越亞熱帶、暖溫帶及冷溫帶三種氣候,具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眾多生物南來北返「中央山脈生態廊道」的主要通道與生物庇護所。

影片以布農族秋季祭儀為開端,藉由布農族傳說來介紹赫氏角鷹、山羌、黃痣藪(眉鳥)、紅嘴黑鵯、山豬、台灣獼猴、雪山草蜥及菊池氏龜殼花等生物,並以布農族聞名的八部合音作為結尾。

影片還秀出保育類動物棕簑貓、穿山甲、白鼻心及非保育類動物赤尾青竹絲、大赤鼯鼠等夜間活動的珍貴畫面,灰頭花翼畫眉及台灣噪(眉鳥)在大雪紛飛中難得的覓食影像,以及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山麻雀長達一百五十六秒完整的育雛畫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