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提出「三年募十萬名境外生」目標,希望降低少子化生源衝擊,現在更研擬一套「境外學生服務品質認證」,針對各校對外生的招生內容、學生輔導、雙語指標等各項目進行評比。通過的學校可獲得教育部頒發的「金色標章」,供境外學生選校參考,預計十一月開始試辦,明年更打算比照飯店做「星級認證」,建立「留學到台灣」的口碑,吸引更多境外學生來台就學。
教育部「大專校院境外學生輔導人員支援體系計畫(簡稱:NISA)」辦公室專案助理范雅婷表示,評比內容包含招生文宣的正確性與即時性、生活資訊等三十九項必要指標,以及打工提醒、法令輔導、多語化環境等五十二項選要指標,透過政府的「認證」,讓境外學生在選擇就讀學校時,能有更多依據。
范雅婷說,過去曾有學生反應,不知道在台灣騎機車,未戴安全帽是違法的,或者在學校網頁上看到的招生資訊,與實際報名時有出入,造成爭議。將來透過認證機制,便能讓學校多加強、改善這些與外生密切相關的訊息。
教育部表示,試辦期間僅以學校「是否通過」所有必要指標,以及七成的選要指標,來核發「金色標章」,至於「星級認證」則需看未來執行狀況而定。
試辦計畫將由專家學者成立訪視小組,透過問卷調查、英文網站檢核及實地訪談方式,到全台五所大專院校了解各校的國際化優勢與發展特色,並針對校園裡的「學校國際化發展優勢與現況」、「無語言障礙學習環境及教學支援系統」、「國際學生學習環境之行政支援系統」、「國際學生實習、就業輔導與追蹤」及「學校英文網站」等指標進行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