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全球各國競爭力調查顯示,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從去年的第八名,跌至第十三名。未來地球村的時代裡,愈來愈多的商業、升學、生活需求等交流、競爭在國際間進行著,因此,家長及孩子都需要培養世界觀,才不至於在國際舞台被淘汰。
那麼該如何增加國際競爭力?建議:
(一)多閱讀,吸收國際資訊
一○四人力銀行總監邱文仁以自身多年公關行銷經驗建議,職場人不妨多閱讀國外雜誌,從中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與思考方式,讓思考角度更多元。
(二)放開心胸,出國遊學、旅遊
歐盟研究協會副祕書長廖林麗玲以過去德國留學的經驗建議,「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出國念書、遊學、旅遊,與不同國家種族的人交談、接觸,以及當地資訊獲得的立即性,能快速累積自己的國際視野,更能讓自己未來職涯發展的路更寬廣。
(三)透過「網路」汲取國際智慧
「網路無國界」,透過網路不僅能知道國際所發生的事務,以及全球新資訊,現在更有所謂的「網路碩士」,透過網路上的遠距教學,與其他國家的知識接軌。
(四)閱聽國際新聞報導,掌握世界趨勢
慎選電子媒體的國際新聞,讓生活焦點不只局限在台灣的政治、影視新聞,擴大視野,讓自己跟上全球資訊的腳步。
資深媒體人眭澔平及溫哥華中文學校前校長趙翠慧認為,父母是帶領孩子認識台灣的關鍵因素。透過日常生活的母語溝通,並且實地探索台灣民情風俗,真正認識台灣文化(非以考試為主的鄉土教學、或母語學習),知道台灣所備有的優、缺點,才能在知己知彼的狀況下,更有自信地面對全球化下的競爭!
〈更多關心孩子成長的內容,請鎖定周一至周四晚間九點,人間衛視「 2100教育開講」,關心咱的孩子,大家作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