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昨赴立法院施政報告,在野黨立委占滿備詢台及質詢台,要求「沒有道歉,只有下台」。
江揆則回應,行政院依憲法到立法院接受總質詢,是憲法規定的義務,民進黨要求行政院長為毀憲亂政道歉,但指控的根據並不存在;他沒有說過所謂「行政院做好沒有王金平院長的準備」,若有必要,他很樂意提供逐字稿,讓朝野黨團看清楚事實真相。
由於雙方堅持,江揆無法上台施政報告,立院又虛耗一天。這是本會期行政院長第二度赴立院施政報告無功而返,人民傻了眼,不禁要問,身受選民所托的民進黨立委到底爭什麼?
民眾的看法,立委「爭裡子比爭面子」重要,立院一堆悠關國家政策、人民生計的重要法案有待審查、討論、表決,其中不少有急迫性,但民進黨立委卻因涉入「政爭」,藉機抓住閣揆「小把柄」,緊追不捨,讓江揆無法上台施政報告,也讓立法院空轉虛耗,浪費官員時間,也浪費納稅人血汗錢。
或許江宜樺說話措辭「有瑕疵」,但他已一再說明解釋,強調並未說過「行政院做好沒有王金平院長的準備」,但民進黨立委仍窮追猛打,要江揆道歉,杯葛閣揆施政報告。
民眾認為,民進黨立委是否意氣用事,或別有用心,即使江揆道歉了,對國家對人民有什麼好處,只是滿足民進黨的私心。而閣揆無法上台報告,立院無法運轉,對社會對國家都造成傷害,全是輸家。
俗「諺冤家宜解不宜結」,民眾認為,在野黨為難執政黨,「冤冤相報」,未來政黨輪替,立場互換,那國家永無寧日,更談不上繁榮、進步、發展,這是國家的不幸,也是人民的痛苦。
民進黨立委應理性,看大局,該爭才爭、該反才反,不要陷入「凡事必反」的迷思,否則會被選民唾棄!
凡夫(台北市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