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朋友淑華家對門的鄰居,原本有三個小孩,分別就讀國中及國小,三年前又生了一個小女孩,全家人對這個么女疼愛有加,三個哥哥姐姐對這個小妹妹也十分寵愛,凡是她想要的東西,總會大方地讓給她。
剛開始,淑華也很喜歡這個濃眉大眼的小女孩,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發現她愈來愈任性,凡是她想要的東西都要立刻給她,否則便哭鬧不休。
最近,幾個鄰居小朋友約好一起玩,當別家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大家分享時,那小女孩竟想把全部的玩具都占為己有,她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霸道也很無奈,心想是不是因為在家裡哥哥姐姐都讓她,才養成她這麼霸道任性的行為?
淑華想起小時候父母也會要求自己凡事都要禮讓妹妹,每次自己先拿到的玩具,一旦被妹妹看到,妹妹就哭著要,父親總是疾言厲色地說:「你是大姐,要懂事一點,把玩具讓給妹妹玩!」每次父親講完這句話,淑華雖然把玩具讓給了妹妹,但心裡對妹妹的恨意卻是愈來愈濃烈,她不能理解,為什麼「大的」一定要讓「小的」?為什麼明明是自己先拿到的玩具,卻要讓給妹妹先玩?當她看到妹妹拿著玩具對她露出得意的笑容時,她的氣憤之情更是高張!
她回想起當初父母告訴她,即將有個妹妹可以陪她玩時,她當時心裡充滿了期待與喜悅之情,但隨著妹妹的年紀漸長,父母親要求她凡事都要禮讓妹妹時,她對這個妹妹的喜歡與期待就變得愈來愈薄弱,取而代之的是無止境的厭惡。
事隔數十年,當她再看到鄰居家這個小妹妹,因為哥哥姐姐的寵愛而變得任性自私時,她便忍不住與鄰居分享自己的陳年往事。鄰居看到自己女兒霸道任性的行為,也觀察到家裡三個大孩子最近經常對這個妹妹口出怨言,有時甚至關起房門,不讓妹妹進入。她想,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三個大孩子恐怕也會愈來愈討厭這個小妹;而小妹妹也會變得更加任性妄為,無法和諧地與別人相處!
父母親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親情,而手足間的情誼及共同成長的記憶,則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難以替代的情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家裡的兄弟姐妹就是與自己最親的人。如果因為父母不平等的對待方式,使得手足間的情誼出現裂縫,那麼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本身,父母也會因為孩子間的不和睦而煩心不已!
父母認為「大的要讓小的」是覺得大孩子年紀較大,也比較懂事,所以理應禮讓;而小小孩年紀尚輕,還無法理解大人的意思,所以凡事都讓他就對了。然而,不管孩子年紀大或小,他都會從每一次的互動經驗中去學習及了解生活的常規,如果大人可以在每一次互動經驗中讓孩子了解,玩玩具需要等待,別人在玩的玩具不可以搶走……那麼孩子即使年紀再小,都能從每一次的經驗中,慢慢學習及理解到良好的互動模式及適宜的遊戲規則!
心情小語:讓家裡的大孩子及小小孩從每一次的互動經驗中學習公平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