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來自苗栗大明寺的封茯苓表示,這是第二次到佛陀紀念館,順便參觀絲路展覽,能一次參觀中國十六間博物館的館藏,很過癮,全部的展品都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絲路中的菩薩面容,與近代的菩薩像相似;最喜歡「一佛二菩薩造像龕」,上面刻的菩薩像看起來十分慈祥,面相圓融,更印證「像由心生」。
█從銀行退休的林小姐,在人間福報上看到絲路展的資訊,特地從台中過來參觀。她說很喜歡「彩繪絹衫」這件展品,從當中可以瞭解古代對絲織品的應用,算是一種變化的過程,雖然已殘破成數片,但是其中的蓮花、立佛、花卉等都還清晰可見,可看出其手描線條的熟練、靈巧,將人物表達得十分生動。
█目前就讀樹德科技大學的吳義誠說,因為對歷史很有興趣,佛光山所辦的絲路展更是不能放過,從中可以了解佛教是如何由西域傳入,以及古人的宗教信仰與生活型態。對於「銅鎏金六臂十一面觀音造像」很感興趣,六隻手臂各有姿態,展現出柔美韻致,這是唐代佛教的菩薩造像,更具有藝術與歷史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