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近五十歲麵包師傅,販售吐司給早餐店,切下來的吐司邊捨不得浪費三餐都吃,因麵包烘烤油脂高,長期過量食用,幾年來陸續三次小中風。
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表示,麵包烘烤溫度高,須使用耐高溫的奶油,因含大量飽和脂肪酸,在體內會形成不好的膽固醇。製作麵包常用的氫化植物油如乳瑪琳、酥油等,含人體無法代謝的反式脂肪,易堆積在血管內壁形成硬化斑塊。就算使用不耐高溫的油脂,高溫烘焙時也容易使油脂產生自由基,導致血管內壁受破壞,失去彈性。
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宗道表示,烘焙類麵包中尤其奶酥、菠蘿麵包等,吃多會造成反式脂肪堆積、三酸甘油脂高、好的膽固醇偏低,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他提醒,很多人以為膽固醇不高就沒事,其實應注意好壞膽固醇的比例,以總膽固醇除以好膽固醇,一般人數值在四以下為正常,心血管疾病者應控制在三以下。
蜜糖吐司 熱量爆表
蜜糖吐司成下午茶貴客,營養師粗估,蜜糖吐司含冰淇淋,淋上焦糖,加上奶油烘烤,熱量可能突破一千大卡。麵包店將吐司邊烘烤過變身零嘴,愈吃愈「涮嘴」,小心熱量超標。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蜜糖吐司除了讓人不知不覺吃下大量吐司,所含的餡料甜分高,用的焦糖都是精緻糖類,不宜過量,最好一份四到五人分享。
有些料理節目會教媽媽利用切下的吐司邊做點心,甚至有麵包店將吐司邊,重新烘烤成酥脆口感變成零食。營養師程涵宇說,吐司邊看起來體積小,但熱量可能占吐司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以一片不加餡料的白吐司,熱量約一百四十大卡計算,吐司邊就有三十五大卡左右,當成零嘴要適量,否則會吃下過多澱粉。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市面上蜜糖吐司、硬邊吐司產品很多,因為製作時還加了糖、奶油等,含糖量、油脂更高。張斯蘭建議,包餡、酥皮、鬆軟的麵包少吃,較硬的麵包、長棍麵包等,使用油脂較少,可盡量選擇這類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