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兩岸漢字藝術節,昨日在台北文創大樓開幕,現場展出復原漢代章草及隸書《急就篇》木觚完整篇章。圖/黃士航
【本報台北訊】西漢〈急就篇〉木觚是目前留存最完整的字書,用於教學及習字,這次兩岸漢字藝術節展出「急就篇」復刻版,重現漢代教育風貌。
第四屆兩岸漢字藝術節昨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展開,藉由漢字藝術多元面貌,展現中華文化的歷史脈絡,邀請台灣及大陸藝術家共襄盛舉,展出近二百件書法篆刻作品。
〈急就篇〉漢觚的復刻版,是此次展場最特別的展品。〈急就篇〉為目前留存最完整的字書,是漢代學童識字的第一步;觚是將木頭刨成三面書寫,用於教科書及習字,大英圖書館內有珍藏一支以隸書書寫的〈急就篇〉第一章,但遠渡重洋成本太大,兩岸藝術節特別展出「急就篇」復刻版。
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趙宇脩表示,〈急就篇〉與大家熟知的〈急就章〉是相同的東西,過去代表有效率、快速的學習基本知識,木觚一面有二十一字、三面共六十三字,最早版本全篇約三十一支、一千九百多字。
〈急就篇〉第一段羅列一百多個姓氏;第二段依次敘述飲食、衣履、臣民、器物、蟲魚、音樂、兵器、植物、動物、祭祀等,都是七個字一句的韻文;第三段講述政治職官等,最後第三十一章則以四字句為主,歌頌漢世榮盛,當中許多字詞沿用至今,是漢語詞彙研究重要資料。
兩岸漢字藝術節即日起展至二十七日,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