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斗六訊】雲林縣美術老師陳玄茂,十餘年來致力推廣兒童美術教育,創作許多鄉土畫,他還有一手捏麵的好技術,不但創意十足,還改良傳統的捏麵材料,讓捏麵作品可以長久保存,目前已知最久可以保存約二十年,極具有收藏、保存價值。
四十四歲的陳玄茂開設金湖畫室,不僅開啟沿海學畫風氣,他也以地方風情,創作許多鄉土畫,曾在雲林縣文化局舉行個人水墨展,平時在雲林縣沿海各學校指導才藝班、社團,經常受邀到各縣市文化局展演、推廣捏麵、陶藝、書畫美術,很受歡迎。
十餘年來,他投注相當心力於兒童美術教育的推廣,指導兒童學習美術、水彩、繪畫和陶藝、捏麵人等,讓美術課有更多的選擇、充滿更豐富的趣味。
捏陶、捏麵是小朋友最喜愛的課程,小朋友可以用陶土捏塑各種不同造型的杯、盤、擺飾,而色澤多變的捏麵,可捏出各種卡通人物、玩偶,陳玄茂鼓勵小朋友多發揮想像力,把自己喜愛的玩具、戲偶、圖形都捏出來,當家中的擺飾。
傳統捏麵作品大多只有一、二天的保存期,陳玄茂認為,小朋友花盡心思捏塑各種可愛造型的玩偶,如果不能長期保存,實在可惜;因此,他在傳統材料中加入特定比例的樹脂,使軟麵泥更具彈性而不會黏手,適度塗上保護油料,可以長期保存,最久可達二十年。
陳玄茂以碧綠的麵泥捏出文旦,並以白膠黏在特製的木盤上,約七天自然風乾,造型固定不變形,也不會脫落,不論是當吊飾或放在茶几上當裝飾品都很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