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兩則與老人有關的新聞,讓人會心一笑之餘,也有深深感觸。
一則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號召五百人於九月二十八日在墾丁參加「不老比基尼嘉年華」。
一群七十歲以上老人先前集訓時,穿泳裝、走台步,表現大方、展現自信,獲得旁觀者熱烈掌聲。
另一則是八名年紀超過五十五歲、自稱勇氣不輸年輕人的「不老水手」,完成划獨木舟從太平洋欣賞清水斷崖的夢想。
傳統觀念,人到一定年齡,該怎麼作為,該怎麼打扮,都有不成文的規範,有人逾越,就會遭受批判,甚至連「老不修」、「老花痴」都出口,讓老人彆彆扭扭,言行尷尬。
心情決定心態,心態影響心情,就這樣逼得老人「老氣橫秋」,老人聚集的地方令人感到「暮氣沉沉」。
現在人的壽命延長,健康改善,七、八十歲像一條龍的大有人在,老人有優越表現比比皆是。
誰規定多少歲就一定要老,一定要穿什麼樣的衣服,甚至連唱歌也要唱「老人歌」,逼得老人給人「老扣扣」的印象。
「心情不老,人就不會老!」轉換個心情,不必為自己設限,活到老學到老,多學習新事務,少提當年勇,不要「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老人要利用經驗,保持熱情,發揮老年人的長處,當義工、助他人…。
社會老人比例增加,社會要充滿活力,還是暮氣沉沉,老人的心態與作為,有決定性影響。唯有老人健康快樂,社會才能充滿陽光。
煮字(台北市/文字工作者)